旧版 English

年轻博导谈心得——物理学院何琼毅

自1999年国家下放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以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经历了从教授中遴选博导(1999年)—破格遴选副教授博导(2003年)—“不固定资格制”遴选博导(2005年)—博导遴选备案制(2015年)—新聘教师博导资格直接确认(201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过去十多年来,有许多新体制助理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目前,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有生力量,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本栏目推介各学科年轻博士生导师,以经验交流为专题,分享他们指导博士生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心得与体会。

何琼毅,1979年出生。物理学院研究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一、教书育人是导师的第一要务。

在过去6年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摸索经验和改进方法,积极向身边优秀导师学习,始终把培养学生作为我的首要责任。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拥有浓厚的科研兴趣、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同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尽量帮助学生们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广受国内外学界关注,理论实验的研究很快将应用到新兴量子信息领域。因此,加入研究组的学生们,需要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需要导师正确引导,把学生对新鲜未知知识的猎奇心转化为对科研问题的学术兴趣,发现和探索新鲜事物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在为人做事、人格品行方面,务必使学生成为有思想、肯实干、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的人。

二、因“时”授教,不同阶段的博士生给予不一样的指导。

博士生培养的第一年以课程学习为主,要求学生了解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知识背景,广泛阅读、深入思考,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年开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科研实践工作中继续学习新知识,并结合课题需要进行文献调研,分析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明确课题创新点,制定初步的研究路线。第二年到第三年,是博士生真正开展科研工作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导师需要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对科学探索的过程有正确的认识,既不能急于求成,不求甚解,也不能轻言放弃。当然,也要理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和他们一起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四年的科研工作中,老师的指导性引导逐渐减少、对学生的独立性要求逐渐增多,重心转移到为学生指出问题,并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并完成论文。目的主要是为锻炼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从事学术研究所必须的学术眼光和判断能力。最后一年,毕业论文撰写也非常重要,博士生需要对自己4年多的科研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未来的科研工作提出展望。论文的书写要规范、逻辑清晰,导师要逐字逐句修改。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

三、用好三个层面的学术交流,不断挖掘学生的学术潜能。

科研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学习钻研,学术交流必不可少。我认为,通常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去培养。一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博士生一般可以参加2-3次国际会议,1-2次国际短期学术合作交流。这对于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很有帮助。二是经常召开组会,由学生介绍文献研读,报告工作进展,交流学习心得,导师组织引导,把握方向。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一起分析讨论问题,相互协作和启发。三是鼓励学生多与合作实验组沟通,提高他们对核心实验技术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具备未来取得更大成绩的学术潜力。

四、亦师亦友,互相切磋。

我应该不算是严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会经常结合自己的成长体会跟学生们交流,培养的方式比较平等和宽松。我会鼓励学生敢于争辩,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也能为我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的研究小组是一个和谐良好、积极向上的集体,大家互相切磋,互相讨论,通力合作,也一起共享成果的喜悦。

 

何琼毅主要研究领域为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理论,包括量子纠缠的定性判定、定量度量,及其在量子信息和量子相变等方面的应用;量子压缩态的产生与精密测量;量子猫态和量子退相干问题等。目前在Nature Phys., Phys. Rev. Lett., Phys. Rev. A等SCI期刊发表论文51篇。2012年至今已指导博士生6名,其学生获得过“研究生国家奖”、“研究生专项奖”、“光华奖学金”、“廖凯原奖学金”、“优秀科研奖”、“三好学生”等奖学金和荣誉称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