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李宇:北大的学术精神与我的学术成长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北大建校120周年和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研究生院以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在研究生培养管理、资助体系、学科交叉、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北大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藉此契机,研究生院将推出“青春的榜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系列访谈报道,希望以这些优秀的博士生为榜样,激励更多的研究生同学刻苦学习、不懈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

    2008年,我开始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传播学博士学位,此前已在2007年取得北京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在学术的道路上,我是半路出家。我在2002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从事对外新闻和国际传播相关业务。正因为在北京大学的学习经历,我开始迈上了学术道路,得益于北京大学的教育方式和学术氛围,我深深爱上了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截至目前,我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和重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200余篇,出版11部专著;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并参与中宣部马工程重大实践课题以及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教育部等多个部级课题研究;论文获国务院新闻办“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多个国家级奖项。专著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第十届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著作评选应用理论类一等奖(2017年);个人也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

 “偶然”走上学术道路
 

我在北京大学拿到新闻学硕士学位后,还想继续攻读博士,于是和硕士导师陈昌凤教授商量学业大计。她对学生特别好,但当时正从北京大学调往清华大学,招收博士的事还未提上日程。综合考虑我的工作经历和研究方向,陈教授强烈建议我报考关世杰教授的博士,从事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方面的学习研究。

另外,他在招收学生方面的“不近人情”也成为我报考他的重要原因。确定报考方向和导师目标后,我就给关老师写信,希望拜访他。但他都一一婉拒了。后来才知道,关老师有自己的“规矩”,只论成绩,不谈人情,故而从不在入学考试前见任何考生。或许天道酬勤,我认真复习了几个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关老师的博士。

学习期间,他对我严之又严;我亦不敢辜负厚望,学习勤之又勤。博士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出版了第一本专著《中国电视国际化与对外传播》。因为初次写书,甚是惶恐,就请关老师审阅指正。他居然在百帮之中,逐字逐句帮我修改书稿,确保写作和学术规范。这为我日后的研究和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费正清在60岁生日时曾写道:

“作为一名名牌高校教师,部分职责就在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其说尽善尽美,倒不如说尽心尽力……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全力以赴的领域,学生的信心是保持进步的主要动力。因此,在知识爆炸时代来临之前,学生的自信心尚未受到损害时,出版学生著作、确立其学者的身份,将会是开创新时代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关老师正是这样做的。我自然是受益者。受此激励和鼓舞,此后10年间,我的学术专著和论文的数量得以逐年增长。

 

在北大学术精神激励下砥砺前行

 

入学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关于电视国际传播的论文,完成后发到关老师的邮箱请他指导。我很“自然”地将作者写成了“关世杰 李宇”。两天后,我收到了关老师的回信,他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让我惊诧的是,他在信件最后要求删除他的名字,并解释道:“文章是你的研究成果,我只是尽老师之责进行指导,对文章无任何学术贡献可言。请仅署你一人之名。这关乎学术清白。切切。”短短几行字,我记忆至今。

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领会到北京大学学习与学术研究的真谛:学术研究就是要做到“慎独”“清白”,要有“板凳不坐十年冷”的精神,同时也要对学术有情有独钟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远、走得稳。我在第11本书《电视的未来》后记中写道:“至于我为什么要忙里偷闲写这本书,原因只有一个:乐趣。写书必然要读书,而读书和写书都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最愉快的方式。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在涨潮所说的五种‘福’中,写书和读书都纳入其中。”这段话反映了我这些年学术研究的心理和情感状况。

我深知自己的学术资质平平,但勤能补拙。朱熹说,“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功夫始得”,强调了笨工夫在研治学问中的重要性。我的专著与论文都是“迟钝功夫”的成果,我在学术之路上也一直践行“笨工夫”的精神。在午休时段、周末时光,我习惯阅读有关电视技术、节目、经营和产业等方面的外文资料,学习、思考最新的行业报告、研究成果和调查数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路艰辛,兴致盎然。研究不是我的工作,但工作必须要有研究精神。南宋张栻曾说,“致知力行,互相发也。盖致知以达其行,而力行以精其知”。在致知力行中,一篇篇论文随之产生,一本本专著也最终完成。

 

学习与研究成为一种人生态度

 

研究不是我的工作,甚至可以说,与我的工作职责毫无直接关联。但研究是我的兴趣,我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研究上,而且乐在其中。但作为一位受过博士研究生训练的北京大学毕业生,不论身处何种岗位,学习与研究都应该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并对周围人形成引领与示范作用。过去十余年,我一直供职于电视媒体,并非学术研究领域,但我一直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学习、研究,日复一日,乐在其中。在朋友、同事与亲人眼里,委身研究,我着实错了许多人生美景。

细细想来,学习与研究首先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辈子的事,正如《白话易经》讲的,“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解释,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的德业,要有渊博的学问以积聚才识,要有准确的判别来解决问题,然后以宽厚的态度处事对人,以仁恕的胸怀行事接物。也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曾经给出的建议:“求知若渴,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学习与研究于我而言也是一种生活方式。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人往往会在自己40岁生日时写下一段人生感言,对自己过往的人生作一些回顾和小结。林语堂于1934年在自己40岁时写了《我的话·杂说》五则联语:“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领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也许,人生就需要林语堂这样的洒脱与超脱,毕竟人生道路千差万别,而自己的只有一条。每一个人都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书写自己的精彩,也领略属于自己的风景;不可冒犯别人,但也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己兮,苟余情其信芳。”意思是,菱花缝成上衣,莲花儿缀成下裳。没有人欣赏又何妨,只要我内心丰富。而且,在浮躁的社会中,委身学习与研究,安于一隅,岁月静好,也许不失为一种惬意。

 

文章发表

 

一、学术专著

1.《中国电视国际化与对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海外华语电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年]

4.《国际传播视野下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5.《从宣到传:电视对外传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6.《国际传播视角下各国电视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

7.《数字时代的电视:变革与超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

8.《数字时代的电视国际传播:路径与策略》[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年]

9.《传统电视与新兴媒体:博弈与融合》[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年]

10.《美国电视研究:历史、产业、技术与国际传播视角的系统阐释》[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

11. 《电视的未来:关于电视媒体发展与变革的思考》(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年)]

二、课题研究

1.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1)2009-2012年   重大项目“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08&ZD057),担任子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

(2)2011-2013年 重点项目“多语种国际频道的传播策略和影响力研究”(11AXW002)课题组主要成员。

(3)2015-2016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度重大项目“北京四达时代通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非洲发展有线电视网络实践研究”(15@ZH067)课题组主要成员。

(4)2017-2019年 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17ZDA285)

2.部级社科课题

(1)2011-2012年 “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传播策略研究”(中央电视台总编室)

(2)2012-2013年 “中国电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中心)

(3)2014年     “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挑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

(4)2016-2017年 “国际传媒机构管理体系研究—多元开放环境下的境外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

(5)2016-2017年 “融媒时代加强影视精品创作研究”(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6)2018-2020年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传播业历史与现状研究”(课题号:17JZD04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