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王思渝:抬头看世界,看到的满是学问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北大建校120周年和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研究生院以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在研究生培养管理、资助体系、学科交叉、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北大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藉此契机,研究生院将推出“青春的榜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系列访谈报道,希望以这些优秀的博士生为榜样,激励更多的研究生同学刻苦学习、不懈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

王思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专业2013级博士,师从杭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遗产社区、博物馆展览、批判遗产/博物馆研究等。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相关中英文学术文章12篇,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论坛并做主题发言,独立主持或参与策划多场引发业界讨论的专题展览,参与创办“源流运动”。曾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林振芳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三好标兵等多项奖励。

我常开玩笑说,考古学在当下是冷门学科,我所研究的专业在校内门户里的官方名字叫“考古学(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我就是研究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的,所以我是研究比冷门还要冷的括号的。

此话应该不假,我至今依然是我们年级唯一一个这个专业的博士生,全学院成立以来第一个即将以博物馆学的论文来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这样的话讲起来酷酷的,但当它变成一个长达五年的博士求学历程的时候,就也满是辛酸了。辛酸之一甚至在于我时不时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向我同学院的朋友们解释,我做的是什么样的学术,我所做的这个学科什么样才是“好”的学术。

大体来说,我的学科所关心的话题围绕着当代现实世界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关心它们的保护、研究、展示与利用等一系列问题。而针对着这个学科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质疑:意见一质疑这个学科过于实践化,从业者们的工作在大量的“接项目”当中度过,没有一般化和反思性的理论;意见二质疑这个学科过于理论化,一些上升到一般化和反思性的思考都远离了现实世界,甚至不具备任何的实际指导意义。

这个质疑实际上也关乎着学者对于这个学科以及学者本人的自我定位。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喜欢看理论,读福柯曾经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的周末爱好。与此同时,我也喜欢观察这个世界。我喜欢提醒我自己:我的目标一定是追寻更加抽象化的学问,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某个现实项目;但我也应该不断地通过项目和实地调查让我自己回到现实当中去。我所关心的问题自始至终围绕着两个:“是什么”和“为什么”。这得益于我一直生活在以考古学为传统优势的学院,得益于3年经济学双学位的学习历程。它们渐渐教会了我什么叫“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什么是实证严谨的学术思维和写作方式。我喜欢跟我朋友说,我不是做理论的,我也不是做项目的。

我的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着两方面,其一是文化遗产与在地社区,其二是博物馆展览。

2013年博士生涯开始之后,当时至少在我身边的学术界并没有完全兴起做社区调查的风气。于是,我开始“蹭项目”,开始尝试游说各类项目的负责人是否能考虑在他们的项目设计里添加一点社区调查的内容,借此机会前往上海、山东、河南、贵州等地区去践行我的社区调查的想法。我要不断努力让自己听懂各种乡音,听不懂的时候需要时刻谨记保持微笑;我要蹲在大树下听乡亲唠家常,无论被蚊子咬成多少个包依然要时刻谨记保持微笑;我要游走在各种贫困县和老乡的杂物间甚至垃圾堆里;我要想方设法躲开一些地方精英和决策者的在场,因为很多时候只有这样才能听到真正来自社区的声音。实话实说,这些研究我也做“毁”过,也被各式阻力忽悠过,现在回想起来,这都是一批有遗憾的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长期的社区调查工作让我逐渐充分相信了这个学科的生命力,让我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中依然有太多为传统学术界所放过的细节值得被再反思和再讨论。

在我入校之初,当时的考古文博圈内几乎没有谁会将一个主题展览的策划主导权交到一个学生的手里。这要感谢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作为一所高校博物馆一直担负着一层培养学生的使命,而我恰好是这个专业很长一段时间内唯一的一个博士研究生,所以老师们愿意从一些小型展览开始逐渐“放权”给我。实际上,与社区调查相类似,一旦开始全程主导一场展览之后,我会时常感到无数个小细节扑面而来。对于完成一个展览项目而言,这些小细节是烦人的,稍有不慎便会让你由衷地发出质疑“我这展览还能开幕吗?!”;但是对于一个想借此机会来吸收学术养分的我来说,它们向我展示了诸多曾经被视为学术禁区的“秘密”,而这些也正都是未经开垦的荒原地带。

时至今天,我愈发清楚地看到我所做的工作所面临的质疑和前路的艰辛,但我也依然相信它们是有意义的。这种信心要感谢每一个在我做社区调查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诉说自己人生疾苦的老乡们,要感谢那一个在看了我办的展览之后冲出来跟我说这展览给了她很多意外和启发的陌生观众。更要感谢北大的这一群一直在传承践行着对学术的自由包容精神的老师们。我其实并不敢保证在我每一次“劝诱”这些不以我想做的事情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老师们支持我的时候,我是不是真的有说明白我内心的想法,但我确实能够看到: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对于不是自己研究方向的学科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他们对于研究不被看好的领域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他们提倡突破学科边界的研究方法;他们鼓励更强的问题思维;他们不在乎我最终呈现出来的结论是否与他们所预想的一致,只要我能做到有理有据,他们便愿意聆听;他们也会考虑现实所需,但始终对于“无用之学”保持着开放的态度。

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做学问这件事情关乎的似乎也不是成果,而是一种心情。借由做学问的过程,我得以抬头看世界,看到的全是学问,也看得我心生趣味。

01

发表论文

*《从<国际博物馆>看世界博物馆发展》,刊于《东南文化》,2016年第2期,独立作者;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刊于《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年第2期,第二作者;

*《日本乡土博物馆的源起、发展与现状》,刊于《中国博物馆》,2016年第4期,独立作者;

*《部分国家可移动文物登录法律制度比较专项报告》,国家文物局编《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专项报告》2016年(文物出版社),第一执笔人;

*《论“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中的价值协商》,刊于《美育学刊》2016年第6期,第二作者;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文化遗产资源与创意城市》,叶朗编《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6年)》(华文出版社),第二作者;

*《时间与表征:通史展览中的线与点》,刊于《博物院》2017年第1期(创刊号),独立作者;

*《将设计理念付诸展览实践——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看见桃花源”展览回顾》,刊于《博物院》2017年第2期,独立作者;

*《从修复实践到价值取向》,刊于《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年第3期,第一作者;

*《历史街区中的城市更新与内涵挖掘》,叶朗编《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7年)》(华文出版社),第一作者;

*《公地与私意识:遗产化进程中的在地社区》,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编《公众考古学》(第一辑)201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独立作者;

* Reflections on the World Heritage Value Interpretation of Hailongtun Archaeological Site, Published in Preserving, Managing and Enhancing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etween China and Italy, Co edited by CACH & CNR, 2018(待出版), The Second Author.

02

学术会议

*《可持续性视野下的遗产保护与地区发展》,中文全文,发表于第五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201511月,独立作者;

*《考古队与当地人——平粮台社区考古的实践》,中文全文,发表于中国第五届公共考古论坛,20174月,独立作者;

*《遗产化与博物馆化下的价值重塑》,中文全文,发表于2017博物馆人类学国际研讨会,20178月,独立作者。

*  Collaboration, Negotiation, and Concession – a curatorial case study under the transaction-cost approach , 英文全文,发表于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clusive Museum, New Dehli, 20158月,独立作者;

*  The World Heritage System and Site Museums in China ,英文全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50th Anniversary of School of Museum Studies of Leicester University, Leicester, 20164月,第一作者;

03

展览策划

2014.07独立策展 《鼎——被看见的故事,被解读的图像》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015.10 独立策展 《源流:感受文化遗产之美》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2016.06 独立策展 《燕园记忆——北京大学2016届毕业主题展》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017.01 合作策展 《看见桃花源》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017.03 合作策展 《墙内外——北京大学平粮台考古队2016年社区考古展》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017.05 参与策展 《寻找致远舰——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017.06 合作策展 《未名辞——北京大学2017届毕业主题展》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