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王首杰:学术征途中的执着与快乐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北大建校120周年和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研究生院以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在研究生培养管理、资助体系、学科交叉、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北大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藉此契机,研究生院将推出“青春的榜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系列访谈报道,希望以这些优秀的博士生为榜样,激励更多的研究生同学刻苦学习、不懈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

“北大读博四年,能够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并迈进理论研究的门槛,是我最大的收获。北大历史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能够代表优秀博士生分享自己对于科研工作的一些浅见,是我的莫大荣幸”

 

王首杰,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2014级博士生,师从蒋大兴教授。主要从事公司法与法律规制理论研究。攻读博士期间,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共发表论文五篇。独立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均已结项,一项为中国法学会青年项目,于2015年首次放开博士生申报课题资格时申报获批,另一项为北京市法学会青年项目,属迄今在该单位唯一以博士生身份申报获批的青年项目,且结项被评为优秀。曾获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创新奖(学术类)”、“三好学生”“廖凯原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光华奖学金”以及“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奖励。

1、兴趣为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研究生涯的入门阶段来说,兴趣是必要而又极其重要的。在年轻时可以发现真正的兴趣所在,是幸运的,如果能把兴趣范围精准地限缩于专业方向,那就更加难得。这一点,我很幸运,在读硕期间就启蒙了学术兴趣。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学术,才能在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才能在相对清苦而孤独的生活中充满快乐地坚持。对于尚未选择读博道路的人而言,让兴趣引领职业选择十分必要;对于已经读博的人,如果还没有发自内心的学术热情,则需进行“后天培养”,否则,科研过程中的痛苦会被加倍放大,非但难以达成学术上的“蜕变式”提升,还会最终成为坚持研究的巨大阻力。

2、学徒心态

北大有很多优秀的师者,我的硕博导师蒋大兴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位既严格又宽容的老师。博士一年级,他“强制”我翻译了十几万字的英文文献,这使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了专业阅读。博士二年级开始,当他认为我的公司法研究具备一定积累的时候,又“指令”我在自身专业领域之外进行跨域研究,拓展新的理论研究领域——法律规制理论,我几乎花了两年时间研究该理论领域,这使我初步具备了法学体系内交叉研究的能力,使博士毕业论文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尝试得以实现。同时,他对于学术规范、学术标准和学术态度的要求,也极为严格。然而,他对学术观点却是十分宽容,经常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严格和宽容对我而言,其实都是并不轻松的挑战,还好我并未轻言放弃,以一种掌握本领的学徒心态努力坚持着,尽管距离老师的期望依然有距离,但与四年前的自己相比,我的学术积累和创新意识已取得飞跃式进步。

如果师从于本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本身就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明确自己的定位、端正学习态度相当必要。过分沉醉于自己的优点,容易形成路径依赖而固步自封,如果不能以学徒心态面对自身的固有局限,积极补足短板,则学术科研之路不免会更加艰辛和迷茫。比起作为初学者的我们,老师具有更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更广阔的理论视野,点拨一二即可避免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在此,一并感谢法学院教过我、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

3、刻意练习

学术征途中,努力是必须的。或许,天赋对于学术的成功有一定帮助,但“努力”才是那个让天赋可能发挥效用的“基础”要件。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努力”则可以缩短基础性积累的时间。但如果努力的方向错了,则积累的越多可能效果越差。套用现在行为心理学中非常流行理论,这种正确的努力方式,叫刻意练习。

读博四年,我坚持努力。努力往往伴随回报,在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理论类、立法类、司法解释类以及对策研究类课题的写作方法,读博期间自己申报了两次省部级课题均成功获批。努力的同时,还要避免闭门造车的执着和天马行空的臆想。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与他人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是学习的机会,也是理性反思自己的机会。从公共资源中获取学术营养,也不失为正确的努力方式——通过阅读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保持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趋势的敏感,可保证研究选题具有一定的意义;“穷尽式”阅读相关文献,仔细梳理文献所展示出来的学术脉络,才有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否则,自以为的“创新“,很有可能已经有人研究过了。

如果生活以学术为中心,那就要与喧闹的红尘保持一定距离,同时还可能“摧毁”很多此前珍视的东西。就如博一的暑假,写出来《中国社会科学》那篇文章初稿的同时,伴随的是增重二十斤和数十根白发,可学术的乐趣可以让人忽略这些,深入思考会令人忘记时间,甚至有一次三天没怎么睡觉自己都没意识到,深醉于阅读和写作的时光,痛并快乐着。此外,每一个与学术为伴的日子,多数时间都需要伴随着谨慎的自省,才能让“努力没有白费”这句话充满了实际意义。

4、善于平衡

或许,我们一直都在“修身”的路上,前路上所有的迷茫,其答案都可以归结为“平衡的艺术”。在心态上,我们需要平衡自傲与自卑;在学术标准上,我们需要平衡精益求精与“放过自我”;在学术成果上,我们需要平衡积累与产出。

平衡自傲与自卑。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只自大的“怪兽”,我们需要它,却也可能被它伤害。任由其驰骋于精神世界,终究会被“傲”所毁。将其消灭于无形,终究陷入深深的自卑。在大部分时间中,我都让注意力专注于自身学术上的缺点,循环往复的自我否定也曾使人深深地痛苦。

平衡精益求精与“放过自我”。什么样的文章能够称之为“好文章”?做到什么标准就可以“放过自我”?当我们觉得在追求极限的时候,离自身的主观极限和事实上的客观极限到底有多远?“不足胜有余”的中庸思维,什么时候才适用于学术研究中的心态平衡?这些都值得思考。

平衡积累与产出,这恐怕是最令人纠结的一个问题。博士期间更多的是在“学徒”,往往在学术积累和学术产出上会产生矛盾,如果过分执着其一,最终两者恐怕都无法圆满。如果掌握了浩瀚学术海洋中微小的几滴水,就迫不及待地“炮制”作品,即便“著作等身”,也难免言之无物或流于重复;如果只考虑练“基本功”而忽略“输出”训练,也不是完整的学术。因此,在拓展学术领域和研究范式的同时,也需要考虑适当地“产出”。就个人而言,我选择了以积累为主,尽最大努力追求质量,数量上难免会有不足。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已发表的五篇文章合计知网下载量已超过六千,至少证明有人看自己的文章。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终极正确的答案,终归是一个有舍有得的抉择。

培养学术热情、保有谦虚心态、执着努力地坚持以及掌握平衡的艺术,是我认为学术征途中重要的四个面向。硕博在北大求学的六年,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法律技术工作者变成一个学会思考的人。在即将毕业之际,多有不舍,感谢北大法学院!感谢北京大学!值此校庆之机,祝愿母校在浓厚的历史积淀中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发表文章

1.蒋大兴、王首杰:《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载《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CSSCI权威期刊)。

2.王首杰:《激励性规制:市场准入的策略?——对“专车”规制的一种理论回应》,载《法学评论》2017年第3期(CSSCI法律核心期刊)。

3.蒋大兴、王首杰:《法律规制共享经济的事实前提》,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3期。

4.蒋大兴、王首杰:《论民法总则对商事代理的调整——比较法与规范分析的逻辑》,载《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CSSCI核心期刊)。

5.蒋大兴、王首杰:《破产程序中的“股转债”——合同法、公司法及破产法的“一揽子竞争”》,载《当代法学》2015年第6期((CSSCI法律核心期刊)。

课题研究

主持课题:

◆《公司能力的实证研究——公法与私法交叉的视角》,2015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招标课题青年项目(已结项,结项合格)

◆《共享经济下的法律问题研究》,2016年北京市法学会(省)市级招标课题青年项目(已结项,结项优秀)

 

参与课题:

共协助申报、组织或参与撰写导师蒋大兴教授主持的课题十余项,一般作为课题协调人和主要承担者。例如,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共商行为及其规制”中,担任总协调人,并负责“公共规制”子课题初稿的撰写,目前已发表阶段性成果三篇、待发表一篇。又如,在工商总局委托课题“公司名称制度改革”中,负责立法建议稿终稿的几轮修改,掌握立法性课题的写作方法。总之,承担过的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言委、国资委、最高院、工商总局、中国法学会、北京市法学会以及企业委托等课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