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张国有主讲才斋讲堂第128讲:战略家的战略思维

“战略”一词如今可以在很多领域中见到,它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未来又必须进入管理的范围,所以,战略是对未来的管理,这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与认识,需要考虑趋势、技术、规则、习惯等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及可能的对策。

2016年11月17日晚,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国有教授做客才斋讲堂,作了题为“战略家的战略思维:未来及对未来的管理”的主题讲座。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主持并全程参加了讲座。

讲座现场

张国有教授首先从近期大家广泛关注的美国大选出发,引出战略与预测的话题,他向大家介绍了政治预测的不确定性。随后,他引用辞源上对战略的解释“战争的谋略,为疆界、地域进行战争,决定胜负的谋略”。战略一词来源于战争,从军事学来说,普鲁士的布洛将军认为战略是关于视界和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活动的科学,而战术是在上述范围以内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瑞士的约米尼将军则认为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战术是在发生冲突的现地作战和根据当地条件配置兵力的艺术,是在战场各点使用兵力的艺术。

张国有教授接着从电能获取的途径出发,以战略的视角分析了解决地球电能供应问题。德国将在2022年之前陆续关闭自己所有的核电站,转而采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就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看,德国可以做得到,这是规划计划问题,规划计划不是战略问题。日本一个小组建议采用超大容量蓄电池的方式来解决电能节约与使用问题,超大容量蓄电池在技术、经济、社会三个方面,一半问题解决了,一半还在试验和选择,所以这个方案一半是战略性问题。美国的一个小组建议开发太空轨道发电站解决地球电能问题,其技术、经济、社会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解决,还在构思和实验。所以,美国的方案完全是战略性问题。张国有教授从战略的角度为大家解构了三种方案的依据、意图、位置、手段、关系等,并为大家总结了战略的内涵:战略是决策者从长远利益出发,在不确定的趋势中,进行方向预测、技术预选、位置预设、关系预想,进而形成下一周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意图和总体构思。

张国有作讲座

最后,张国有教授为大家阐释了战略家的六种战略思维。第一、要去思考基本意图是什么?究竟想做什么事情?战略家应该思考下一个周期的计划和目的,从目前的一般状态如何抵达优秀状态,最终抵达卓越状态。第二、未来发展将面对什么样的趋势?战略家应该判断未来走向的趋势和核心因素。其中主要有三个因素:全球化与国际竞争、高科技与网络时代、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第三、未来要做什么?预想到达什么位置?战略家应该思考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第四、在未来的管理中如何分阶段思考?战略家要会拆分目标,分阶段、分时段进行未来管理。第五、对未来的管理中涉及哪些部分?战略家要从结果导向将管理内容分类、排序。第六、如何安排未来的管理向现实转化?战略家要学会面向未来的趋势,从意图、构思、试验、甄别、规划、计划到运行系统现实运行。

整场讲座中,张国有教授从战争本源、19世纪普鲁士将军的“视界-火炮之说”和瑞士将军的“地图-关系之说”去认识和理解“战略”,再从军事战略转移到经济与社会领域分析问题,从战略思维出发,考虑电能的三种获取方案、企业的持续发展、垃圾处理等社会问题。让大家通过讲座对战略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提问环节,到场同学结合老师讲解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张国有教授充分交流,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学术简历:

张国有,北京大学经济系本科、经济管理系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兼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曾到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做学术研究。主要从事管理理论、战略竞争、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国际营销》等著作,发表《战略:第三界域的思维》等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国际化发展比较研究”等八项科研项目,获得北京大学科研一等奖、国家教学优秀奖等奖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