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韩茂莉主讲才斋讲堂第153讲:十里八村——近代乡村社会与村民认知空间

“十里八村”是平日说起邻里乡村的一句俗语,更是传统农业社会中互有关联的村际交往空间。以农业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村民的出行范围与认知空间是如何形成的?其范围、结构、空间分布特征是怎样的?2017年3月29日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韩茂莉教授以“十里八村”为关键词、以山西乡村为例,展开对乡村社会及农民社交生活的一系列探讨,结合“定期市”和“水权”这两个切入点,阐述中国乡村社会中社交网络及管理机制的特点。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胡晓阳主持并全程参加了讲座。

韩茂莉教授主讲才斋讲堂153讲:十里八村——近代乡村社会与村民认知空间

在课程的开始,韩茂莉教授首先剖析了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三层社交认知空间,核心层为安家的本村,第二层空间为以耕作农田为范围的生产圈,第三层空间则是以交易、婚姻、祭祀、社交为目的的社交活动圈。本村及农民的农田为农民认知空间的最重要部分,也就是从“炕头”到“田头”的范围。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也是村民生产与生活的核心,土地的不动性决定了农民认知空间的有限性,而从农业生产进而延伸到集市贸易、婚姻、庙会的乡村社会空间基本就在“十里八村”的范围内。

通过集市交易构成的社会交往范围奠定了所有其他活动的基础,其他活动建立的空间关系大多叠加在集市交易范围之上。接下来,韩茂莉教授进一步讲述了乡村“定期市”的形成,汉武帝所奠定的“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农业方针决定了中国古代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且将商品交易力度降低到最低水准,对于乡村尤其如此。乡村不但缺乏固定的交易场所,且无力维持“日日交易”的常日市场,定期市遂成为乡村集市的主要类型。针对定期市的形成、结构和分布特征,韩茂莉教授总结道,因为农民的土地具有不动性,无论集市地点,还是集期变化,对于乡村农民,出行均在一日往返距离之内,这就决定了农民的社交空间直径。农民的生活中心围绕着不动的土地并且基本自给自足、没有较多的剩余农产品能够进行交易,因此对于较高层次的商品需求极少,这使得乡村集市不存在市场等级高低的区别,也没有网络化。以山西乡村为例,农民的集市与商人从事的商业活动具有二元特征,属于两条平行轨道上的独立行为。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韩茂莉教授讨论了乡村水权的掌管及分配问题,讲述了“地缘水权圈”及“血缘水权圈”其中各自的利益关系和管理层机制。山西是一个处于半干旱地区的省份,水资源短缺的地理环境下,灌渠中的水资源如何分配?如何让水渠沿线的村民形成集体认可的水源保障系统?通过大量的史料可以总结出,灌渠上游的村落享有“自在使水,永不兴工”的特权,以确保这些村落定时、定量放水,而下游的村落则可以选出一位“渠长”负责保障延渠各村,尤其是自己所在的下游村落的水权。在水渠兴建过程中出资、出劳力的农户被称为“利户”,有资格用水渠中的水灌溉农田,而大户一般会轮流成为渠长,相应的获取每月多几日的水权、主持分水的权力,以及旱年村民械斗时冲锋在前的义务。

提问环节

讲座最后,同学们围绕乡村治理、与农民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缩减城乡差距、基层干部的选任等主题提问。韩茂莉教授认为,乡间群众是最复杂的,农村内部的利益也难界定,我们不能忽视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在工作中需将心比心,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国长久的富裕依托于农民的富裕程度。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