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年轻博导谈心得——物理学院江颖

自1999年国家下放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以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经历了从教授中遴选博导(1999年)—破格遴选副教授博导(2003年)—“不固定资格制”遴选博导(2005年)—博导遴选备案制(2015年)—新聘教师博导资格直接确认(201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过去十多年来,有许多新体制助理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目前,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有生力量,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本推介各学科年轻博士生导师,交流经验,分享他们指导博士生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心得与体会。

 

 

江颖,1982年出生。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长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我觉得年轻导师最大的优势是和学生易于沟通,对学生的需要和顾虑把握到位,很多东西都是“热炒热卖”,不时加以修正和创新,与学生共同进步。

 

 一、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

我在招收博士生时没有任何门槛,唯一要求就是真正喜欢我们的方向,有内在的驱动力。因此,我在指导博士生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我通常会建议学生别急着定导师和方向,在组里跟一段时间,鼓励学生多了解其他研究组的方向,博士第一年结束前再作最后决定。虽然这样会错过一些好学生,但最后留下来的学生一定是“真爱”。同时,我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量身定制研究计划和方向。

 

 二、让学生们学到一门“绝活”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五年研究期间,我尽量让博士生能练就一门“绝活”。这个“绝活”的范畴非常宽泛,可以是具体实验技术上的,理论方法上的,抑或是对科学问题的敏感度,科研的直觉,坚韧的性格等等。这些“绝活”将会陪伴学生们终身,成为他们行走天下的敲门砖和通行证。在我的实验室,每个学生毕业前不一定要有好文章,但都需要掌握一门独特的实验技术或者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而不是简单延续前面师兄师姐的工作。

 

 三、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所谓的“差生”:不求上进、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薄弱、独立性差等。但作为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导师,有责任对他们投入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实际上,好学生取得了研究成果我并不会很兴奋,更让我有成就感的是,看到以往的“差生”在某方面战胜了自己,找回自信,甚至做得比其他学生都好。我时刻提醒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

 

四、做最tough的审稿人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得到一些自己很满意的结果。我首先会“找茬”和“泼冷水”,质疑结果的正确性,想尽一切办法来试图推翻学生的结论。学生开始非常抵触和沮丧,但这种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形成严谨的作风和思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未来文章投稿中能更顺利地通过审稿人的评审。无形中,学生也就学会了如何讲故事,如何打动编辑,如何应付审稿人。

 

 五、Imaging the Big from the Small

我们的主要实验手段是扫描探针显微镜,组训是:“Imaging the big from the small”。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微观尺度的物质,发现宏观物质所不具有的奇异特性;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微观尺度的高分辨研究,理解宏观物质的结构和新奇物性。这个思想始终贯穿着我们开组以来的研究,希望借此与大家共勉。

 

江颖主要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重点关注原子尺度上的物性。发表文章30余篇,包括:《科学》2篇、《自然》1篇、《自然》子刊6篇。其研究成果曾入选2016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16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1年开始指导博士生,4名已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指导的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被授予Springer Thesis Prize。指导的博士生中2人获德国洪堡学者称号,1人获国家首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钟盛标”研究生学术论坛特等奖,1人获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称号,1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3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邀出席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