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年轻博导谈心得——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林宙辰

自1999年国家下放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以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经历了从教授中遴选博导(1999年)—破格遴选副教授博导(2003年)—“不定资格制”遴选博导(2005年)—博导遴选备案制(2015年)—新聘教师博导资格直接确认(201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过去十多年来,有许多新体制助理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目前,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有生力量,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本栏目推介各学科年轻博士生导师,以经验交流为专题,分享他们指导博士生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心得与体会。

 

 

林宙辰,1972年出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一、六步法”锁定“真悟空”。

1、分析简历;2、电话沟通;3、在线测试;4、课题考核;5、当面交流;6、正式面试。

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拥有一个成功的博士生指导生涯的最关键一步是要挑选好的苗子。北京大学良好的品牌为我挑选好苗子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每年我都会收到七八十位学生的博士报考申请,我一一都予及时回复,并不歧视学校和性别。但是我的招生名额才一两个,所以我可以把“好苗子”的标准提得很高,必须是“四好学生”:数学好、编程好、英语好、态度好。其中“态度好”并不是要对我毕恭毕敬,而是科研兴趣大、学习主动性强,不敢挑战我的学生我会降格处理。根据我对简历的分析(信息不足的我会要求补充),挑选出一部分学生打电话,了解他/她们的情况,特别是为什么要读博,同时介绍我的研究风格与要求,有一部分坚定的学生我再安排在线测试(我从来不鼓励学生盲目读博,所以我反而会给他们泼冷水),在线测试成绩较好的再安排科研性质的课题进一步考核。最后,在正式面试前我一定会找有意向录取的学生再面谈一至两次,了解他们的个性与精神状态。当然,意向排名不靠前的学生我会尽早告知他们另寻出路,不耽误他/她们前程。所以,每年我花在挑选学生上的时间是非常多的。

 

二、两种方式选定研究课题,因你的选择而不同。

花大量时间挑选学生是完全值得的。学生入学后,其实我是很轻松的。一般来说,选择研究课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生自由探索,看文献一段时间后(通常要一年),向导师汇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导师共同商定,这种方式比较容易跟风、随大流;另一种是导师指定。因为我前面已经较为了解学生了,自己手头也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决定录取某学生后,我就直接分配给他/她合适的问题了。这样,学生学习很有针对性、效率高,一般很快就能做出结果、发表论文。

 

三、“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以“宽松”促“竞争”同“进步”。

我对学生的出勤率没有任何要求,我经常强调,我不要二流的结果,发表多少篇论文不是我看重的,所以你们没必要对付我,我不需要你们把来实验室当坐班,在我眼皮底下磨洋工,这些形式主义一点都不重要,我只要你们在最好的状态下工作,状态不好时可以不工作。在激励学生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有必要的。我特别反感学生认为他们学习工作是为了导师,我跟他们说,是你们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我只是起辅助作用,帮助你们更好更快地达成目标,所以如果你们拿不到学位主要责任在你们。害怕学生拿不到学位的导师反而会助长学生的依赖(甚至耍赖)心理,损害学校的声誉。其次,我告诉他们至少要超过我,要树立自信,做出有影响力的成果,到国际上去竞争,以他/她们的资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除了自己的正式学生外,我还带很多本、硕、博实习生,基本也是放养形式,我告诉他/她们《礼记•学记》里的话:“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不来“叩”我的,我也就不“鸣”了,经常来“叩”我的,就是主动性比较强的、真正对科研有兴趣的了。关于组会,我也是粗放式的,要报告的论文学生在圈定的范围内自己选,提前发出来,没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不来听。在组会上,主要是批判论文,一起分析其不足之处,告诫学生要有新的视角、新的思维,不要盲从。可以说,实验室主要是通过营造宽松但竞争的氛围来激励学生学习工作。虽然放养学生,但这绝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不管。我不经常和学生面谈,但是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电话等通讯方式随时保持着和学生联络,即使是出差、在国外。学生的邮件、微信基本第一时间回复。还总结了写论文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放在我网页上,购买了论文修改工具提供给学生使用,最大限度提高时间利用率。

 

林宙辰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数值优化。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APR)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Fellow)。任计算机视觉两大顶级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IEEE TPAMI)和国际计算机视觉杂志(IJCV)的编委及CVPR、ICCV、NIPS、AAAI等多个国际顶级会议的领域主席。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机器视觉专委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本,谷歌学术引用超万次,拥有美国专利43项、中国专利6项。2012年入职北京大学以来指导博士生10余名,毕业7名,其中2名现分别在CMU和牛津大学做博士后、2名获石青云学术论文奖。

 

 

 

相关附件
  • 222.jpg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