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朱彤主讲才斋讲堂:小分子,大问题

“这既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影响现在与未来人类发展的挑战。”在1117日晚7的才斋讲堂第二十七讲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特聘教授朱彤就“大气痕量组份的变化与人类的未来发展”主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国华担任讲座主持。

 

教授从人类母亲地球入手,讲述二氧化碳、甲烷等简单的小分子作为大气的痕量成分对地球的重要保护作用。朱教授介绍,早在18世纪,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大气的主要成分氧气。现在又有研究证明,氧气对地球起到支持作用,而臭氧对地表起到保护作用。在展示一张美丽的蓝色地球图片时,朱教授不禁感慨,“人类就是在这样薄薄一层大气中生活、繁衍、发展,现在我们必须试着了解她。”

“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多开几天空调,气温变化已深入我们的生活。”接着,朱教授着重阐述了人类活动与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多种直观形象的图表来表现人类活动与大气能量组分的关系。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气痕量小分子增加,从而引发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研究表明,每当温度增加1度,特大暴雨几率增加2倍以上。并且气温在前2000年都未有太大变化,而在近200年却急剧增加。提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朱教授不无担忧地说道:“气温在增加,危机在增加,我们未来会怎样?”“如果不采取措施,未来情况会更加严重;而即使采取措施,气温还是会朝着持续增加的轨迹走去。”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同时采取减缓变化和适应变化两项措施,其中涉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工业、农业等多个方面。谈及适应变化,朱教授举出荷兰利用风能排水的风车,并用双手比出风车转动之样。朱教授特别强调了蒙特利尔公约在应对挑战中的作用,并肯定了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蒙特利尔公约的国家方案与行业计划实施上的参与贡献。

 

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朱彤教授以博大的情怀关注着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最后,他指出现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困境和迷茫,同时也表示在科学持续进步的今天,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定将随之改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