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捷主讲才斋讲堂:从德国大学的理念和制度中寻找现代大学的突破
发布日期:2012-05-04
3月15日晚,北京大学才斋讲堂第33讲在二教107教室拉开帷幕。北京大学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以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制度为突破口,深刻探讨“如何建设现代一流大学”等议题,同我们分享他对大学建设的想法。
首先,陈教授明确提出“现代大学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研究性和学术自由”的观点。他指出,一个现代大学必须拥有教学、学习、探索上的自由,并且能够保证开展应有的科研活动、培养全方位的研究人才,而十九世纪的德国大学正好是大学研究性和学术自由的典范。因此,“北京大学的建设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都有必要从19世纪的德国大学取材。”
之后,陈教授简洁地介绍了德国大学“中世纪诞生期”、“三十年战争衰落期”和“19世纪辉煌期”的三个历史阶段,着重分析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制度对德国大学19世纪的辉煌所做的贡献。他以洪堡的教育理念为例,详细地展示了德国大学的教育目标、办学核心、科研原则、学术性质的特点并用“教养、科学、自由、寂寞”概括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他指出,德国大学是以培养全面的高尚的人为目的,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和研究的场所,其间的科学活动是自由的精神的活动也是纯学术的与应用无关的活动。
好的理念能够在现实社会发生,效用离不开好的制度。陈教授特别强调,19世纪德国大学取得的骄人成果原自大学理念同制度的相互配合。他详细介绍了德国大学的四大典型制度:研究至上、研究所、编外讲师和学术自由制度。这些制度对已经形成的理念形成强大的支撑和必要的约束,使之发挥出巨大的生命力。
陈教授希望我们能够以历史的眼光、清醒的头脑看待德国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并且以去粗取精的方法从中寻找到现代大学建设的突破。德国大学的理念和制度在今天仍然值得关注、研究以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