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转基因我们如何选择成功举办

20151210日,北京大学“黉门对话”转基因主题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转基因鱼第一人朱作言院士、打假斗士”方舟子先生、北京大学白书农教授和知名企业家廖靖军先生参加。

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座无虚席

“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项目,是继“才斋讲堂”后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又一项创新举措。近年来,为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生院一直努力推动教学改革,活跃学术气氛,启迪科学精神,培养综合素质。“黉门对话”系列活动以对话式的专家主题论坛为基本组织形式,邀请若干位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嘉宾,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对话交流和互动研讨,并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从而推动思想的碰撞、对话、交融和创新,引导广大研究生对现实和理想的思考、对科学和人文的探讨、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黉门对话”以学术性、跨学科、对话式、专家参与为基本原则,每一期确定人文社会科学、科技、文化领域内的某一主题,开展对话交流和研究讨论,引导跨学科的思考以及对当前学术界、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体现学术研究者的社会责任。针对本期黉门对话活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合自身院系特色,针对时下社会热议的 “转基因”话题展开讨论,借助学院内专家学者资源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将科学与人文领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做为基本导向,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跨学科交叉融合,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场别开生面的“转基因,我们如何抉择”的特殊公开课。

白书农教授进行报告

论坛开始,四位嘉宾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各自在转基因方面的经历与感想。白书农教授首先介绍了对转基因植物争论的基本看法,他认为,现在的讨论属于“社会进步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初级阶段”,当前关于转基因的讨论问题在于:概念边界不清、争论焦点不清、争论目的不清、态度有待调整、争论前景堪忧。白书农教授认为:关于此问题的讨论应富有建设性,要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尊重,信任,关心,帮助的原则下进行;我们在争论中培育理性精神,求真而非求胜,有两大原则,即基于客观事实和就事论理而不针对人。接下来,白老师向大家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食物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新技术来增加食物的品质和产量,可以说,这一步是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廖靖军先生进行报告

廖靖军先生在发言中以食品工业的视角看转基因,他表示,转基因食品现在饱受争议,网友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表示关注。食品安全法中写道:只要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就可以认定为安全。农业部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是:通过安全评价的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放心食用。现在没发生过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问题。廖靖军先生认为,转基因食品高产高质量成本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排除出现未来安全问题。廖靖军先生对发展转基因食品的五点建议是:发展自主产权的基因技术;加强监督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扩大规模;积累影响数据;对环境影响的长期监控。最后,廖先生总结道:转基因技术是生物科技史的伟大创新,意义深远,需要我们科学认真耐心对待。

方舟子先生进行报告

方舟子先生向我们讲述了转基因诗篇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近期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的事件发表了评论,转基因动物政策远比转基因植物政策严格,转基因三文鱼被拖了20年才批准,而转基因鱼在中国的发展遭遇重重困境,朱作言院士研发的转基因黄河鲤鱼并没有被批准。方先生还向我们说明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判断标准:“实质等同” ,即转基因食品只要跟同类天然食品各种成分、营养、食用安全相似,一样安全可上市即表示食品安全。最后,方舟子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四点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启发:

1.转基因争论来自非科学界,非科学界提出的反对意见,在科学界已经想到并着手验证了。

2.慎重推广不等于不作为,我国政策是大力研发,慎重推广,但不能过于慎重,我国10年未批准转基因食品了,不推广就没动力研发。

3.专业的管理机构要有勇气,不怕争论,只看科学证据。

4.专业的问题应该由专业的管理机构决策。

朱作言院士进行报告

朱作言院士最后发言,他向大家解释了转基因黄河鲤鱼的相关疑问。转基因黄河鲤鱼转入的是天然草鱼全鱼生长激素基因,生长速度快一倍。接下来,朱院士论证了转基因黄河鲤鱼的安全性,转基因黄河鲤鱼与对照品质为实质性等同。

主持人针对焦点问题与嘉宾座谈

论坛的最后是提问环节,现场的观众就转基因的各个方面提出了问题,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发展前景以及安全性的证明等。四位嘉宾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精彩的解答,他们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一种中性的技术,现阶段,转基因技术带来的效应难以预测,但前途是光明的,科学工作者要做的是加强科普,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理性看待科学问题,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工作人员与嘉宾合影留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