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艺术学院黉门对话“在场:美学与艺术的跨学科对话”成功举办

黉门对话“在场:美学与艺术的跨学科对话”于119日至11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参加对话的中外专家有卡特Curtis Carter,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美国马盖特大学哲学系教授)、阿莱西(Ales Erjavec,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斯洛文亚卢比亚纳大学哲学系教授)、穆尔(Jos de Mul,荷兰伊斯拉姆斯大学哲学系教授)、米勒(Tyrus Miller,现任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文学院教授)、穆里(Timothy Murray,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马耶夏克(Stefan Majeschak,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姜苦乐(John Clark,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包华石(Martin Powers,美国密歇根大学美术史系教授)、戴芙-穆克赫姬(Parul Dave-Mukherji,印度尼赫鲁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文洁华(Eva Man,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教授)、潘公凯(中央美院前院长)、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等参加了对话。

参加对话的专家就(1)美学与当代艺术的关系,(2)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传统的关系,(3)当代艺术与都市文化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对话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两个焦点问题:一个是北京是否有可能成为接下来的艺术中心。一个是中国传统美学如何介入当代艺术理论健身问题。

卡特是著名美学家和当代艺术理论专家,他从当代艺术中的霸权问题出发,指出由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当代社会的急速发展,西方的艺术霸权没有征服中国,与此相反,当代艺术的中心很有可能由纽约转移到北京。卡特的观点引起了阿莱西和穆尔的反对。在穆尔看来,随着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今后不可能出现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当代艺术的霸权。阿莱西从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可能出现任何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霸权,当代艺术的中心将是流动的,超越国界的。姜苦乐、穆里、米勒、戴芙-穆克赫姬、文洁华、潘公凯等人,都强调非欧洲中心的美学和艺术的重要性,在解构欧美中心之后,是否会形成新的中心,无论是中国中心还是东方中心,大家都持谨慎态度。

包华石是著名的中国美术史专家,在他看来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影响到欧洲的启蒙运动,对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潘公凯则认为,中国现代艺术特别是美术的发展,明显受到西方的影响。他提出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中的西方化,就是西方美术影响中国美术的路径。彭锋认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术语,在经过适当的转化之后,可以参与到当代艺术批评和当代美学的建构之中,比如气场、气韵、气势、意境、意象等等,完全可以回应当代美学中的问题,比如艺术作品本体论的问题,而且在当代艺术批评中依然有效。

由于大部分参加对话的专家同时参加了北京论坛“艺术史的多样性”分论坛,经过将近一周的相处和讨论,对有关观点的讨论和对话都比较深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