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陈晓明主讲才斋讲堂第八十三讲: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变革

109日晚,才斋讲堂第八十三讲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晓明教授主讲。他从莫言对中国20世纪文学寻根转向的影响、对汉语文学艺术表现的拓展、对先锋派文学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为同学们勾勒了一幅中国当代文学演变进程的地形图。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国华主持讲座。

百年中国文学呈现出一种晚育风格,当代文学产生了丰富复杂的艺术能量,并出现了一批大作家、大作品。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学者、读者与媒体对文学的关注度均大大增加,这是整个民族在追求精神向上与文学品质的表现。陈晓明教授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的授奖词,表示研究莫言对当代中国文学 的影响意义匪浅。他认为,莫言是一位对同时代的文学发展变化有着深刻影响的了不起的作家,他的存在意义丰富多样,我们当下对莫言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始。

 

陈晓明主讲才斋讲堂第八十三讲

85新潮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创新面临着两个方向,一是向西方现代主义迸发,追赶西方的现代派,实现文学现代化;二是回到寻根的民族本位。当时在拉美作家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冲击下,《百年孤独》为国内作家群体带来一个启示,现代派可以与传统经验、乡土环境并行不悖。莫言携着他的《红高 粱家族》介入、改变了寻根文学,使中国文学向内转,具有个人化写作的特征,使寻根文学难为继。受到川端康成、福克纳、马尔克斯等一批作家的影响,莫言、贾平凹、刘震云这些作家以他们的乡土经验冲击了现代主义的神话,而马原、苏童、余华、格非等中国年轻一代先锋派则以主观叙述写作打破了现实主义的叙述时间。

莫言的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游戏精神,陈晓明教授介绍说,莫言的创作注重语言艺术的表现力,通过反抗现代性暴力的历史书写,淋漓尽致的人 性恶的描写,魔幻、荒诞、戏谑的多元杂糅手法,修辞性叙述的语言艺术,构建了一个莫式的语言帝国。莫言直面现代中国被迫的、暴力的历史本质, 以《檀香刑》《丰乳肥臀》写出了整个传统社会的没落、乡村的绝望抵抗与帝国主义列强构成的一种悲剧性的三边关系。在《酒国》和《生死疲劳》中,在其奢靡、荒诞、虚无的叙述风格背后,我们可以明显读到对人性谬误的控诉。如果说鲁迅的吃人是封建传统垂死压制下的控诉,那么莫言的吃人则是对虚空与虚无 的90年代的预言。

最后,陈晓明教授总结了莫言对当代小说艺术变革的多面影响。莫言的小说采用历史叙事的历史观点,最早破解了历史的一元论表现方式。其次,他的小 说的叙述语言具有主观性和修辞性特征,强调语言本体的回归。再者,莫言的创作对伦理提出了某种挑战,让伦理回归人性本身。此外,他的小说深切地切入生命状态,其笔下的人物常处于生命的诡异境地,因此阅读莫言本身是一种极限的生命体验。

莫言深刻影响了当代文学的深刻变革,但他个人化的文学经验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能否被普遍化地转化?讲座最后,陈晓明教授留给同学们这一问题进行 思考,并就文学创作论、翻译论等问题回答了同学们的疑惑。本次才斋讲堂正值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发布,陈晓明教授也就法语作家莫迪亚诺获奖作了一番点 评。

 

席地而坐的听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