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光瑀:在多元与自由中寻找自我
谭光瑀,2013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2012年12月获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光华方向市场营销专业,2017年7月毕业后将赴巴黎高等商学院继续深造。
谭光瑀近照
情定元培:一个小北大
这个元培学院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当初理想的专业可并不在这里。
“当初刚入学,对所有的专业都不太了解,只觉得光华特别厉害。”提及自己的专业,谭光瑀笑言。
由于当年高考失利,谭光瑀与聚集了每年多数文理科高考状元的光华管理学院失之交臂,转而选择了元培学院。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继续自己的“光华梦”。
元培学院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圳特区”。元培学院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于,入学不分专业,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全校所有院系开设的课程,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还可以在高年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其中就包括光华方向。
谭光瑀提道,元培学院2013级的本科生有160余人,而光华方向只有15个名额。“每年大约都有30多个人选择光华,然而很多人坚持不下去,中途便退课了。”谭光瑀说,“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只要坚持,还是可以做到的。”
元培学院的专业分流政策每年都在变化,现如今主推几大交叉专业,如整合科学、大数据、PPE(政治经济哲学)等。谭光瑀认为,刚入学的新生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很可能会选择让自己后悔四年的专业,而元培学院实行的低年级不分专业,可以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在全校各个院系的各个专业中自主选择,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也更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我一点都不后悔最初选择了元培,”谭光瑀坚定地说,“如果我当初直接进入了光华管理学院,也许收获并没有这么多。我的室友有人学物理,有人学数学,他们带给了我多元的视角。通过接触不同专业的人,我对‘综合性大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当然,由于专业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与大学生活方式的不同,谭光瑀和室友们在生活中也难免会有矛盾和摩擦,但“学会与不同的人沟通与相处,也是大学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
元培书院积极推进书院文化建设。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更好的休闲与活动空间,元培学院有自己独立的健身房、放映厅与活动室,从硬件方面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游学海外:奠定未来航向
谭光瑀近照
利用寒假时间前往尼泊尔担任国际志愿者,则是谭光瑀的大学生涯中另一件值得回味的事情。
大三时,他只身前往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帮助当地的NGO组织作可口可乐分销研究,通过数据的采集以及后期的回访,实现了可口可乐分销渠道的信息对接。能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一腔热情帮助当地商贩改善生活状况,他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如今,临近本科毕业的谭光瑀选择了毕业后赴巴黎高等商学院继续深造。他坦言,大学三年级赴法国进行交换的经历起到了助推作用。光华管理学院为元培学院选择光华方向的学生提供了与本院学生同等的交换机会,只要学生有去其他高校交换的意愿,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
“即使光华已经被认为是国内最好的商学院,然而与国外的一流商学院比起来,差距仍旧存在。”在法国交换期间,谭光瑀最大的收获便是感受到了国内与国外商学院的不同。
谭光瑀认为,国内商学院的师资力量并不弱于对方,然而老师的授课方式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法国商学院的课堂非常生动,老师的话语十分具有煽动性与启发性,且授课内容非常实用,大到如何进行表演展示,小到PPT的格式,老师都会细心地教同学们如何调整。通过这样一堂课,学生不但能学到基本知识,而且整个人会变得更加自信。另外,由于外国多采用小班教学,例如财务会计之类的课程,老师都会让大家带着案例进行小组讨论与展示。“让学生多多参与才会让课堂变得更有价值。”谭光瑀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课余时间,谭光瑀也与同行的伙伴们一起,游历了欧洲十几个国家,感受各国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国外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真正做到了学与游的结合。
因为自由,所以更要成为自己
不管是四年前刚入学时还是即将毕业的今天,谭光瑀都认为,北大的自由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这里,无论你未来想要专心学术还是叱咤职场,或者去支教、做NGO、创业……你都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在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这件事情上,在北大并没有一个固化的模式可循。一千个北大人就有一千种活法,没有孰优孰劣,只有适合自己与否。”
正因为这种多元化的环境,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去尝试更多的可能。谭光瑀说,人生很短,我们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在做这些事情之前,我们却需要进行大量的积累,不断沉淀自己,比如尽自己所能去结识不同的人,在平日里阅读大量的书籍等。
关于未来,谭光瑀有着周密的安排——毕业后要先从咨询业做起,这个行业会提供给他遇到更多人的机会和足以支撑生活的体面薪水。也许十年后,他会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去讲述别人的故事、把别人的生活展现出来。
谭光瑀说自己是一个具有文艺情怀的人,他想去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然后把他们的故事收集起来,再以自己的方式讲述出来,让生活在狭窄空间里的人可以看到世界上不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在他们面前,也许可以就此改变他们的生活。
谭光瑀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也许在别的学校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那为什么还要读北大?他想了四年,想明白了一些,但也许还会继续思考下去。在他的理解中,北大所带来的“精英光环”会使得自己在做事情时会不自觉地高标准、严要求,更加苛求自己去追求完美。在北大所遇到的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是自己不断前进的目标与动力。
在他看来,北大人都有一种家国天下的社会情怀,“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心胸使得眼界也更加宽阔;另一方面,功利一些说,北大给自己带来的社会资源也是其他学校所不能比的。
这种光荣的“被选择感”也让谭光瑀一直思考着如何让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大学期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之一,便是作为策划人所参加的欧莱雅“真情互动”校园义卖助学活动。由他与伙伴们共同组成的“校园梦之队”参照企业组织体系,设立CEO、CFO、CMO、COO等职位,组织、策划和实施了整个活动。谭光瑀认为,这样的活动既能真实地体验商业环境、积累实战经验,又能帮助到同龄人、奉献爱心,最后的结果可谓“双赢”。
回首自己的大学四年,谭光瑀有收获,也有遗憾,但在跌跌撞撞中前行方为人生本色。
当被问到想对初入燕园的学弟学妹亦或是当初懵懂的自己说些什么时,谭光瑀结合自己四年的经历,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人生的方向需要在试错中不断调整,年轻没有失败,多去经历,多去感悟,最终选定的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新闻网学生记者/赵朕瑶 刘子晴)
编辑:白杨
转自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