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淋:国际化的北大博士生培养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北大建校120周年和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研究生院以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在研究生培养管理、资助体系、学科交叉、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北大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藉此契机,研究生院将推出“青春的榜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系列访谈报道,希望以这些优秀的博士生为榜样,激励更多的研究生同学刻苦学习、不懈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
张喜淋,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09级硕士及2011级博士,师从方方教授。主要利用心理物理学、脑成像、眼动和计算模型研究注意、意识、视知觉及其神经机制。在北大学习的5年时间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euron、Current Biology等发表论文6篇,曾两次荣获“北京大学石青云院士基金优秀论文奖”,获得“葛兰素史克(GSK)明日之星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奖”,以及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等荣誉称号。2014年博士毕业后,前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2018年3月入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回首五年的北大生活,恍若云烟。一路走来,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自2009年进入北大到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充实的五年燕园生活,不仅系统学习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知识和理论,掌握了最新最热的实验技术方法,而且还扩展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经验,逐渐从一个本科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能够独立开展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这一切的变化均离不开导师、学院、研究生院及北大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国际一流的师资及学术氛围
北大拥有一大批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这里,我想特别提及并感激的是我的导师方方教授。我本科专业是应用心理学,比较偏文科,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视知觉和脑成像、纯理工科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如编程)及科研思维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训练。进入实验室之后,导师从如何查阅、检索、收集、整理、阅读科研论文;如何进行科研设计和成果的制作和汇报;如何编写实验程序等等最基础的东西一步一步对我们每位研究生进行训练和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又重点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努力训练我们的科研思维,包含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以及科研思维的独立性、原创性、清晰性和缜密性。此外,导师还专门邀请了英文写作的专业老师对我们科研论文的写作及表达进行训练和提升,收获良多。当然,除了科研方面的指导以外,导师还对我们的情感、生活和心理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风险进行疏导和关心,真正做到了对每位研究生的生活和家庭情况都“了若指掌”,在人生和做事上也给予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的人格趋向完善。此外,北大具有十分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科研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十分频繁,其中还包括一些特别优秀的交叉学科活动,使得不同学院、专业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们可以坐在一起,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北大对研究生开展了一系列的选修课,老师们会邀请来自全球各个地方的“大牛”们来授课,让学生们直接近距离接触学习这些“大牛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扩展研究视野,增长研究动力。导师、学院和研究生院对北大每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关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三年多的博后训练后,我毅然选择回国发展,希望把北大培养研究生的这种模式发扬至其他地方,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国际化的交流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莫过于同行交流。在此方面,我的导师、心理学院、研究生院及学校均鼓励每一位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会议、论坛及暑期学校等,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当前国际研究前沿趋势、扩展自身研究思路及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将自己的研究推向世界,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导师、学院及研究生院的资助下,从2011年到2014年博士毕业,我至少参加了7次国际学术会议,例如:国际视觉科学大会、国际认知科学大会、人类脑图谱大会、亚太视觉科学大会等等。在参会中,深刻感受到了科研竞争的全球化、了解了当前最新最热的研究技术、提高了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并且得到了诸多“大牛”们的指导和建设性意见。特别地,在我导师和研究生院的资助下,我有幸参加了在德国开办的2012视觉神经科学暑期学校,收获颇丰!!经过半个多月的学习交流,为我继续从事视觉神经科学研究奠定了的良好基础。总之,北大为每一位研究生提供了充分的国际交流资助,让我们可以走到国际舞台,将自己的研究推向世界,切实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研竞争力。
值此北大百廿周年来临之际,衷心感谢北大对我五年来的教育和培养,祝愿北大生日快乐,更上一层楼!
代表性学术成果
Zhang X., Zhaoping L., Zhou T., and Fang F*. (2012) Neural activities in V1 create a bottom-up saliency map. Neuron 73(1), 183–192.
Zhang X., and Fang F*. (2012) Object-based attention guided by an invisible object.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23(3), 397–404.
Zhang X., Qiu J., and Fang F*. (2014) Misbinding of color and motion in human visual cortex. Current Biology 24(12), 1354–1360.
Zhang X*., Japee S., Safiullah Z., Mlynaryk N., and Ungerleider L. (2016) A normalization framework for emotional attention. PLoS Biology 14(11), e1002578.
Zhang, X*., Mlynaryk N., Japee S., and Ungerleider L. (2017) Attentional selection of multiple objects in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NeuroImage 163, 23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