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青春的榜样—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系列 | 刘圣明:怀感恩之心,行踏实之路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北大建校120周年和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研究生院以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在研究生培养管理、资助体系、学科交叉、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北大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藉此契机,研究生院推出了“青春的榜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系列访谈报道。

本学期,我们特别推出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奖者代表的访谈报道。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是北京大学设立的荣誉性最高、资助额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研究生奖学金,在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奖助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全校研究生以这些优秀的博士生为榜样,刻苦学习、不懈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

 

刘圣明:怀感恩之心,行踏实之路

 

 

刘圣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2014级直博生,美国爱荷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内导师为王辉教授,国外导师为李宁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6篇文章,包括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另有十余篇文章被AOM和IACMR会议接受。作为团队成员申请并获得过3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和1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曾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优秀助教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是2017-2018学年和2018-2019学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究竟要选择两条路中的哪一条,当你犹豫彷徨时,我建议你远离自我利益,选择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因为这是人生“本来应该”走的路。我们就是要选择这样愚直的、艰辛的生活方式。”

——稻盛和夫

 

非常荣幸我能连续两年获得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资助额度非常大,于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与肯定,鼓励我更加专注地投身于学术研究。特别幸运能够来到北大光华,也特别感激能结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如今临近毕业,借此机会冒昧分享下博士期间的一些教训和感悟,如果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些启发,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兴趣优先,由思考到行动

记得刚开始读博时,首先想到的问题是“我适合读博吗?”,这个问题光靠想是很难得出答案的,就像小马过河,只有试一试方知深浅。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适应,有时一篇英文文献要读好几天,还是蛮痛苦的。不过我很喜欢想idea的过程,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博士一年级上组织行为课的时候,我第一次思考研究设计,苦思良久突然想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点,那种感觉简直像是在伟大航路发现了大秘宝,让人兴奋不已,觉得自己发现了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虽然后来再看当时的想法很幼稚、不严谨、漏洞百出,不过想想那种激动和兴奋或许是我选择学术道路的初心吧。

读博确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很多工作都有比较明确的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但是学术工作的界限却比较模糊,有时候感觉每天都在放假,有时候又觉得每天都在工作读博苦吗?确实挺苦的,很像智力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你会发现全世界有那么多比你聪明又比你努力的人,为了提高0.01秒的成绩在不断拼搏。读博快乐吗?确实也有非常开心的时候,例如当和合作伙伴们深入讨论问题时,能感受到思维碰撞带来的快乐;当改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文章最后被接收时,真有种老父亲看到不争气的孩子变得有点出息时的欣慰。

回到最初职业选择的问题,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很难考虑到所有因素后做出所谓的“正确选择”,各行各业亦都有自己的苦与乐。我很喜欢杰出的华人管理学家徐淑英教授说的话,“我的一生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也没有定什么事业目标。我只知道尽我所能把摆在我面前的事情做到最好。结果,越来越多的机会找到了我。有时我面临很多选择,这时我想我应该以‘为最大多数的人带来最大的福利’的原则来做决策。”所以,如果实在想不清楚的话,不如先做做看吧。

 

 

广泛合作,由发散到聚焦

能来到北大光华读博真是非常幸运,学院和系里都非常注重学术和国际化导向,有着优质的学术资源,也有着非常开放的合作氛围。我们系前两年每年会分配不同的mentor,博资考之后再双向选择导师,分配导师之后也可以和其他方向或者专业的老师合作。这使得我们能接触到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助于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除了和老师合作之外,我们同学之间也有着非常好的合作传统,师兄师姐经常会带着师弟师妹做研究,这对于刚入门的研究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也特别感谢刚来光华时帮助我的师兄师姐,让我能比较早的体验学术研究的过程。所以,等我自己升入高年级之后,我也会尽力帮助师弟师妹们。此外,我们同级之间也开展了很多合作,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总体上,合作带来的思维碰撞有利于提高研究的质量,合作带来的工作分工有利于提升研究的效率。

不过随着合作项目的增多,会明显地感到精力不够用。由于每个项目投入时间精力的不够,容易造成进度的拖延,也会给合作者留下不好的印象。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有段时间自己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却毫无成果。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也努力让自己不断地聚焦,选择与自己研究兴趣相符合的项目,选择与自己契合的合作者共事,慢慢的会形成比较稳定和长期的合作者及合作团队,对我而言每次和大家讨论的过程都是做学术的一大乐趣。

 

 

 

心存感激,由学习到自立

我特别感激读博期间遇到的良师益友,既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也是我未来学习的榜样。记得第一次把写好的文章给导师看的时候,说实话当时自己改了很多遍,心里觉得应该还可以,没想到导师认为还差的很远,并且非常认真地指出了诸多逻辑和语言上的错误和问题,听老师说完后自己也觉得确实非常有道理,心有惭愧,回去后又认认真真地逐词修改,逐句琢磨,真是切身体会了什么叫“推敲”。写文章真是像雕刻塑像,一点一点地精雕细琢才有可能出好作品。

在生活中,学术上的老师和伙伴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在美国交换时,国外导师和师母经常喊着去他们家吃饭,虽在异国他乡却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英国访问时,也有幸受到老师和师兄的热情接待;在遇到困难和疑惑时,我也会请教老师们和师兄师姐们,总能收获非常大的帮助和中肯的意见。我们同学之间也会经常聚餐和出游,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很幸运读博期间能遇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伙伴,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学者的简单和热情。见贤思齐焉,我希望自己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成为一个对学术抱有热情,对他人给与温暖,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最后,记得北大120周年校庆的时候,有个小活动,让大家回忆燕园中印象最深的地点,对我来说,首先映入头脑中的不是巍峨的博雅塔,也不是波光粼粼的未名湖,而是一处毫不起眼的小地方。有次深夜离开光华老楼,正值春夜雨后,寂静的校园中唯有滴答的水珠声,路过燕南食堂时,无意间看到了路灯下绽放的一簇簇花朵,当时我便被这一景象深深吸引住了,在这没有一个观众的夜里,这些不知名的小花竟然如此拼命的绽放,黑夜衬托了其色彩,雨水洗涤了其灰尘,也许不会有人记住它们,但希望它们自己能觉得不白来这世间走一遭。有时感觉做学术也像在黑夜中踽踽独行,愿能心怀感恩之心,行踏实之路。

 

学术成果列表

1. Acculturation orientations and Chinese student sojourners' career adaptability: The roles of career exploration and cultural dist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8, 104, 228-239. (第二作者)

2. The effects that leaders’ political skills have on leader-follower power distance value incongruence and withdrawal behavior. 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17, 24(2): 216-229. (第四作者)

3. Enterprise WeChat groups: Their effect on work-life conflict and life-work enhancement. Frontier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2015, 4: 516-535. (第一作者)

4. 满招损,谦受益:团队沟通视角下谦卑型领导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18, 50(10):1159-1168. (第一作者)

5. 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的一致性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5): 55-65. (第二作者)

6. 领导权力分享、基于组织的自尊和员工工作表现. 经济科学, 2016, 2: 118-128. (第四作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