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青春的榜样—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系列 |郑友洋:在北大的学习和成长

为全面推进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研究生院以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在研究生培养管理、资助体系、学科交叉、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北大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藉此契机,研究生院推出了“青春的榜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系列访谈报道。

本学期,我们继续推出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奖者代表的访谈报道。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是北京大学设立的荣誉性最高、资助额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研究生奖学金,在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奖助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全校研究生以这些优秀的博士生为榜样,刻苦学习、不懈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

 

郑友洋:在北大的学习和成长

 

 

郑友洋:外国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杰伟,研究方向东南亚文化。奖励情况:2016-2017学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8-2019学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2017-2018学年北京大学三好学生。

 

“Madali ang maging tao,Mahirap magpakatao.”

降生为人易,学而成人难。(菲律宾谚语)

 

我于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菲律宾语专业学习,期间经历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的身份转换,所学习的课程、接触的同学和生活的重心也因此发生了许多变化。2018年,我幸运地获得了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这一荣誉是对我学业的肯定,它让我确信,在自己的领域持之以恒地耕耘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同时,它也是一种鞭策,激励我今后更加用心地学习。在准备校长奖学金申请的过程中,我得以对我一年中的所学所获进行系统地梳理。回顾自己这一路的成长轨迹,我认为正是北大给予我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机会将我打磨成了一个更优秀的人。

 

探索与热情

初入燕园时,我和大部分经历了高考的学生一样,认为大学是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但学习一门新语言的课业压力很快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也正是这门外语,带我走进了更广大的世界并促使我选择学术研究的道路。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得以打开一扇扇窗户探索未知,寻找兴趣与热情之所在。

在硕士学习阶段,我计划以菲律宾天主教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并在研二暑假到菲律宾进行田野调查。在大部分的调查时间里,我都跟着一位七十多岁的孀居老奶奶上教堂、买菜、去儿子或女儿家走动,她的朋友们笑称我是她的“bunso”(最小的孩子)。一天在老奶奶家吃午饭时,她和我谈起自己的家庭。因为丈夫早逝,她独自经营杂货铺养育五个孩子,除了一儿一女在本地,其余都在国外务工,做海员、做家政等等。她突然面露惋惜地说起,其实他们全都上了大学,但在菲律宾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工作,即使有,也是国外的工作挣得更多,所以他们没法留下来。

 

 郑友洋在菲律宾做田野调查(一)

 

她所说的生活与我的论文关联并不大,但却让我感到在那个预设的研究题目之外,我正在面对菲律宾人广阔复杂的社会现实与精神世界。这件事以及其他的许多生活细节使我对菲律宾社会与人民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并对我之后的阅读和思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一些我原来并不感兴趣的领域或读不下去的书对我敞开了大门。最重要的是,通过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以及对经典书目的再阅读,我愈发感受到在菲律宾研究这个领域还有很多有趣的话题待我探索。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我开始了博士阶段的学习。

 

郑友洋在菲律宾做田野调查(二)

 

 

读博期间,我选择通过文学的角度深入理解菲律宾社会的变化发展。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方面,在以往的学习中我发现宗教和文学是菲律宾文化中两个紧密联系的话题;另一方面,在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时我接触了小说和诗歌的翻译工作,进一步锻炼了我的问题意识,加强了我的研究兴趣。一想到能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我便充满了动力。

明确研究方向只是一个开始,为了适应研究内容与范式的变化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此我选修了相关的理论课程,同时尽可能多地阅读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菲律宾文学作品。在此过程中,自我怀疑是常有的念头,我时常担心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足以驾驭选题,甚至考虑换个更熟悉的题目和思路是不是会更简单。但当我被具体的作品吸引和打动,或是能体悟到现在之所学与过去之所学的联系时,我就会回想起最初的那股动力,从而对已经选择的道路更加坚定。同时我也发现,避免将时间浪费在犹豫或焦虑上的重要方式,就是保持积极探索的步调,将研究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读博以来,我曾担任过同专业师兄、师姐在不同培养环节的相关辅助秘书工作。从综合考试到最终的答辩,每个培养环节都是很好的“课堂”。在参与记录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并时刻以这些环节的要求来敦促自己。这些经历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让人自律的“良方”,帮助我迅速完成了从硕士生到博士生的心理过渡。我深深地意识到学术研究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博士毕业也有非常高的标准和要求。在这条漫长艰难的道路上,能够葆有对研究工作的热情与兴趣是一种幸运,它可以给人提供不断坚持的能量。

 

北大是最好的课堂

保持研究热情让我们能坚持仰望星空,而北大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实现想法的丰富资源与机会则支持着我们去脚踏实地。当我想了解一个新学科或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我总能在下学期的课表上找到相应的课程。老师们不仅学识广博,而且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着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身边的同学都在各自领域里勤勤恳恳地钻研,我常常在与他们的交流甚至闲谈中学到很多东西并开阔了视野。当我制定田野调查的计划时,周围的老师会提供各种申请资助的信息和渠道;当我表达关于学期论文或学位论文的种种设想时,导师都会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提出建议;当我想去别的国家交流学习时,我也能在国合或研究生院的网站上找到许多项目通知。想到这些,我便对自己在北大、在外院度过的求学时光心怀感恩。

 

郑友洋在菲律宾做田野调查(三)

 

 

北大的学科和课程设置,让我有机会延伸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我的研究领域。那些得到启发的瞬间不仅发生在系里开设的专业课上,有时也在全校同学争相占座的火爆课堂上,或在其他院系充满陌生感的专业课上。能够在不同的课堂感受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是学习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椰壳碗外的人生》中说:“学者们倘若对自己在一门学科、一个系或者一所大学中的地位感到舒服自在,就会设法既不驶出港口,也不等风。但值得珍视的是等风的准备,以及当风朝你的方向吹来的时候去追风的勇气。”我十分感谢北大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等风”条件,也感谢外院与菲律宾语专业让我从点点滴滴的学习实践中养成“追风的勇气”,我相信这些都是获益终生的财富。

 

学术成果列表

  1. 郑友洋:《西班牙殖民时期骑士文学在菲律宾的传播》,《东南亚南亚研究》2016年第1期,第77-82页。

  2. 郑友洋:《中菲NGO的合作与两国民间外交:背景与展望》,载《未名亚太论丛(第九辑)》,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9月,第91-98页。

  3. 郑友洋:《揭开信仰的华服:一项对菲律宾天主教圣像崇拜的研究》,载《东南亚宗教研究报告:东南亚宗教的转型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14-130页。

  4. 郑友洋:《菲律宾作家尼克·华谨作品中的认同主题》,载《亚太研究论丛·第十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18-130页。

  5. 郑友洋:《黎萨与菲律宾民族主义思想发展的困境》,载《未名亚太论丛(第十辑)》,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52-161页。

  6. 参与社科院“周边国家国民性研究”项目中“菲律宾国民性”部分的撰写。

  7. 参与“一带一路”国家诗歌经典文库项目中《菲律宾诗选》部分诗歌的翻译工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