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年轻博导谈心得——深圳研究生院黄湧

自1999年国家下放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以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经历了从教授中遴选博导(1999年)—破格遴选副教授博导(2003年)—“不固定资格制”遴选博导(2005年)—博导遴选备案制(2015年)—新聘教师博导资格直接确认(201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过去十多年来,有许多新体制助理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

 

目前,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有生力量,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本栏目推介各学科年轻博士生导师,以经验交流为专题,分享他们指导博士生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心得与体会。

 

 

黄湧,1974年出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

 

 

一、培养真正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填鸭式地灌输大量的专业知识或科研经历,绝不是当今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具有这样素质的学生,将具备在未来不同岗位上根据所需获取相应知识,并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二、放轻松,学“佛系”,绝不以发论文、毕业为科研最终目标

很多同学是把科研当作一份工作,以发论文、毕业为最终目标,这恰恰是阻碍学生产生原创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性太强了,反而容易患得患失。基础科研重在创新(novelty),失败率是很高的。以我们所在的合成方法学研究为例,探索性实验有90%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很容易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失败,心情不好,再失败,很沮丧,又失败,失去兴趣。学生容易长期处于一个高度压抑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大大影响了科研的效率。因而,学生们在发论文方面要学习“佛系”,学习放轻松,不以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强迫自己,结果往往反而能产生出更具创新意义的实验和文章。

 

三、科研成就是能力和勤奋之间的平衡。

兴趣是研究生在科研上成功的关键,优秀的学生始终对这个学科的局限性和未知问题保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能搞清楚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善于在“失败”的实验中寻找、总结规律,获得对研究体系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解的更深了,就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很多老师都强调学生要勤奋,重要的科学发现都是干出来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我发现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有如下规律:做的最好的学生都是很勤奋,同时有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的同学;其次是非常刻苦,玩命干,但想法不多,主要依靠老师来给出idea的学生;然后是非常聪明,有很多思路,但不够努力的同学。因此,研究生期间科研的成就,是一个能力和勤奋之间的平衡。最出色的一批学生正是对研究具有很强烈兴趣,兴趣又随之带来了勤奋和思路。我经常给学生开玩笑说,如果大家做研究就像男生打游戏,女生买衣服一样,感兴趣并下了功夫,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四、以对待艺术的方式对待科研,培养独特风格。

我认为,无论什么课题,都应该像艺术一样,体现出个人的风格。不同人做同一课题,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我非常鼓励学生以对待艺术的方式来对待科研。艺术最重要的是艺术家的风格,它彰显出了艺术家的强烈情感,也给予了每个艺术品独一无二的辨识度和知名度。科研的风格,即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彰显着研究者个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培养出自己作为研究者的独特风格。

黄湧主要研究领域为绿色化学合成研究,重点研究质子在多个仿生催化体系中的“可控迁移”,通过理解质子迁移的时空调控机制,推进新的仿生催化方法及反应的重要发展。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引用3200次,授权专利6项。获得美国化学会杰出作者奖、拜耳学者奖、罗氏中国青年学者奖、亚洲核心计划讲座奖等多项国际学术荣誉。自2009年至今,已培养博士毕业生11名,硕士毕业生2名,博士后5名。其中多名博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等奖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