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年轻博导谈心得——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俊龙

自1999年国家下放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以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经历了从教授中遴选博导(1999年)—破格遴选副教授博导(2003年)—“不固定资格制”遴选博导(2005年)—博导遴选备案制(2015年)—新聘教师博导资格直接确认(201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过去十多年来,有许多新体制助理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目前,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有生力量,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本栏目推介各学科年轻博士生导师,以经验交流为专题,分享他们指导博士生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心得与体会。

 

一、身份的转变对年轻博导是挑战。

与大多数年轻博导一样,起步阶段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适应从学生到导师身份转变。由于经验不足,与学生沟通缺乏技巧,容易被学生当成“老板”,好心办成坏事。营造有特色的课题组文化,为博士生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显得非常重要。针对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的现状,课题组里营造“家”的氛围,突出组内学生互助与团结。除科研工作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户外活动,生日party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通过面谈、组会等方式增强师生的交流互动,提供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对建立自信心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科研的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

二、论文写作是博士生学习阶段的难点。

由于英文不是母语,如何能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合乎逻辑地呈现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难度。严格实验记录是化学研究训练的底线。和学生一起科学、严谨地分析数据,梳理工作思路,共同找出亮点等“前期准备工作”是论文写作的关键。和学生分享探索的乐趣,共同经历论文往返的“酸甜苦辣”,也是师生沟通、增进了解的重要形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事实上也在向学生学习。年轻学生善于敏锐捕捉新生事物,接收新观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教学相长”,虚心听取和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使其成为新动力和创新源泉,促进自身科研的发展和视野拓展,实现良性循环。

三、“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博士生导师不仅应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北京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的老一辈科学家行为世范,用实践和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博士生导师的内涵,在研究生培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原创科学,做“有品位”的基础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张俊龙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无机化学,包括金属酶模拟,仿生设计发光稀土配合物及其生物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Sci.等国际刊物。2011年获北京大学绿叶生物医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6年被美国化学会(ACS)评为“Emerging Investigators in Bioinorganic Chemistry”;2017年获中国稀土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获日本化学会“The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2018年获欧洲化学出版协会“ChemPubSoc Europe Early Career Award”。目前,已指导博士生14名,8名已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分别从事教学、科研及相关金融领域工作。其中,2名学生获化学学院“化学之星”荣誉,4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2名学生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