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年轻博导谈心得——外国语学院吴杰伟

自1999年国家下放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以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经历了从教授中遴选博导(1999年)—破格遴选副教授博导(2003年)—“不固定资格制”遴选博导(2005年)—博导遴选备案制(2015年)—新聘教师博导资格直接确认(201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过去十多年来,有许多新体制助理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目前,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有生力量,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本栏目推介各学科年轻博士生导师,以经验交流为专题,分享他们指导博士生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心得与体会。

吴杰伟,1974年出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

 

博士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综合博士生自身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提升博士生学术视野、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过程。不同的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情况不同,很难说什么样的培养方式是适用全程的。在这里,我谨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需要和学生保持经常的交流和联系。

一段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更好地和学生们交流互动,我们师门每月都会组织一次交流会,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与困惑。会上,低年级学生汇报近期的学习情况、文献阅读情况,高年级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师生间、不同年级间通过交流互动相互学习,开阔思路。这种交流互动可以有效地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学术共识,增进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共同面对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创新不能仅停留在脑海,思路想法要落实到笔头。

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我经常鼓励研究生把自己的思路用文字的形式落实下来。学生的想法其实很多,思路很开阔,但想法与执行还是有距离的。想法落实到文字,一定要有具体的材料和依据,材料和结论之间一定要有紧密的联系,这一点实现起来并不容易。鼓励学生将想法落实到文字的过程,就是想法落地的过程,是学生们不断成长的过程。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论文写作也需要日积月累,与其说“写论文”,不如说是“做论文”。读文献、写综述等一系列实践都是学生不断提升写作能力的过程,是他们文字水平从粗糙到精细的提升过程。当文字能很好地承载他们的想法时,合格的论文就诞生了。最后,想法落实到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们不断降低选题预期的过程。要让学生意识到选题的不妥,口头指导不能令学生产生切身的体会,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才能在把想法落实成文字的过程中缕清思路、发现问题。

 

三、在外院做学术研究,语言基础要过关。

语言是研究某一地区的钥匙,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抓手。对于本科就有一门外语基础的同学,鼓励学生在硕士阶段再学习一门其他与研究地区相关地区的语言,如菲律宾文学研究可以学习马来语或者西班牙语,因为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地理位置相近,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对于本科阶段没有外语基础的学生,要求他们跟着本科生一起学习一门外语。

 

四、师德是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立德树人是老师培养学生根本任务,是对老师的根本要求。为人师表,只有老师自己行的端、立的正,才能积极正面地指引学生为人处世。师德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要从更多的优秀教师身上去理解师德的内涵,通过自己的言行来约束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工作。我不要求我的学生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但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因为优秀的毕业生可遇不可求,但合格的毕业生通过培养可以达到。

吴杰伟主要研究领域为菲律宾文学、东南亚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等。出版《大帆船贸易与跨太平洋文化交流》和《菲律宾史诗翻译与研究》(第一译者),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1项。2015年起担任博导,现指导博士生3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