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博导谈心得——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吕华
自1999年国家下放博士生导师审批权以来,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经历了从教授中遴选博导(1999年)—破格遴选副教授博导(2003年)—“不固定资格制”遴选博导(2005年)—博导遴选备案制(2015年)—新聘教师博导资格直接确认(2018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方面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过去十多年来,有许多新体制助理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
吕华,1983年出生。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仿生高分子化学与材料、蛋白质化学与药物、生物医药工程。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回国后以通讯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 ACS Macro Lett. Bio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生9名。指导的学生曾荣获国家奖学金,校长教学金,优秀科研奖,美国化学会年会Biomaterials Science Poster Prize等。
一、培养学生自信,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我个人指导学生时间不长,成绩也不突出,甚至错误不断,因此分享经验多少有点儿勉为其难,心头惶恐。不过鉴于我教训实在深刻,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希望不管是年轻的博导还是研究生同学,都能避免此类错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不管任何情况,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建立自信永远都不会错。我直到最近才意识到,导师的一句简单的“good”或者“做得不错”对学生来讲意味着什么。学生获得了鼓励和自信,一方面心情愉悦,有利组内气氛,二来往往能迸发出令人震惊的能量和聪明才智,俗称“打鸡血”。
二、与学生交流一定要主动且耐心
我个人的第二点体会是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要格外耐心。由于一些客观的国情(包括国内的教育大环境),虽然大部分研究生的态度都没有问题,但是比较欠缺沟通交流的意识和技巧。而导师往往比较忙碌,因此会出现交流比较单向、单调且无效的情况。问题的造成虽然是双向的,但是有好几个事例教育我要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导师首先采取主动的态度,用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耐心去对待学生。
三、关爱学生要有“度”,professionalism很重要
我的第三点体会是指导研究生,科研和学术只是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在中国,导师的角色有点儿像秘书或家长,各方面都得兼顾,包括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感情问题。因为年龄接近,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会期望年轻的导师在指导科研之外,能像兄长或大姐那样与他们共处,给他们生活上的温暖和关心。这个时候,如何把握度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导师必须和学生很好地融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个人喜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另一方面导师也要注意避免因为私人关系的融洽让部分不成熟的学生产生可以不认真对待导师科研和学术要求的想法。对此,我想做到公私分明以及提前树立学生的职业化态度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