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答”问如流 妙“辩”连珠|研究生答辩风采展示:考古文博学院冉宏林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基础,严格执行全过程管理,优化答辩程序及制度,坚持学位授予高标准,蹄疾步稳,教育改革取得扎实成效。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培养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研究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研究生院推出“‘答’问如流 妙‘辩’连珠——北京大学研究生答辩风采展示”系列报道,将各院系答辩特色做法和精彩瞬间汇集成文,集中展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各院系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芒种时节,燕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红湖南畔,德斋内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红一楼1206教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冉宏林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白云翔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徐天进教授、孙庆伟教授、曹大志副教授以及导师雷兴山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对冉宏林的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平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进行了现场评审。

在30分钟的个人陈述中,冉宏林首先阐述了论文写作背景。考古学文化作为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无论是研究理论还是实际研究成果都十分丰富,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他指出,过渡阶段遗存属性判断、文化与族属对应关系、文化研究与社会研究的关联是考古学文化研究亟需夯实的理论低地。成都平原作为边缘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相对滞后,是具体实践本文所提理论的上佳选择。

答辩现场

之后,冉宏林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充分陈述。考古学研究首重分期与断代,为此他首先将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将近3000年的历史划分为十六期29段,平均每段的延续时间约100年,细化了现有年代体系。紧接着,他应用新提出的研究方法,对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已有的考古学文化进行重新界定,将“鱼凫三期遗存”明确为“鱼凫三期文化”,将十二桥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合并为“三星堆—十二桥文化”,新命名了“城关文化”,并首次将成都平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过程分为桂圆桥文化、宝墩文化至三星堆—十二桥文化、城关文化三个阶段,进一步把握成都平原先秦时期文化演进脉络。他发现,这种文化演变阶段与墓地和祭祀遗存特征变化所体现的人群变动阶段基本一致,由此发现与族群对应的可能并非单一的考古学文化,而是考古学文化演变的不同阶段。除此之外,他还对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聚落形态变迁过程从典型聚落结构、中心聚落以及区域聚落形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明确聚落形态的变迁与考古学文化的演变基本同步,进而意识到聚落形态也应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鱼凫三期遗存与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关系图示

最后,冉宏林用“筚路蓝缕”、“和谐共处”、“刀光剑影”和“百川入海”等四个成语勾勒出成都平原文明化进程、早期国家发展以及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对于论文的结论及意义,他总结为三点:第一,以“鱼凫三期遗存”为案例,完善了以往关于过渡阶段遗存文化属性的判断方法;第二,将聚落形态分为聚落结构、中心聚落和区域聚落形态,作为考古学文化的主要内涵,其变迁过程与考古学文化演变过程几乎同步;第三,划分考古学文化的演变阶段,与族群变动基本一一对应,有助于解决考古学文化与族属对应关系难题。

成都平原先秦墓地的早晚之别

在提问环节,答辩委员对论文选题、学术贡献、实际价值等方面均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如徐天进老师提出以后应加强对成都平原先秦考古学文化与周边区域考古学文化关系的研究,孙华老师指出应注意居址与墓葬材料性质不同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等。投票表决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徐良高教授向冉宏林宣读了其全票通过答辩的决议。

与答辩委员合影

 

【个人简介】

冉宏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考古学专业,导师为雷兴山教授。研究领域为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已在《考古》、《考古学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和《四川文物》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博士期间担任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执行领队,在新发现的6座器物坑中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等各类珍贵文物近5000件,受到李克强总理以及各级领导、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对母校/学院/导师想说的话】

不知不觉,在燕园已经待了整整11年,这期间经历了学成离校、步入社会和重返校园的曲折历程,对于北大和我自己的变与不变都有深刻的体会。北大的变,反射在光鲜亮丽的地学楼、“公主楼”和家园食堂的墙壁上,隐藏在穿梭如织的师生脑海里;北大的不变,则流淌在导师雷兴山教授与我关于论文提纲多达11次的修改讨论中,沉淀在刘绪老师在身体抱恙期间对我工作、学习和生活一遍又一遍的“嘘寒问暖”间。我个人的不变,主要还在于对考古工作永不褪色的热爱,无论是酷暑烈日下的田间踏查,还是寒冬凛冽中的发掘整理,都让我甘之如饴;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使我对于考古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以往更多只将其视为一种个人喜好的职业,如今则提高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崇高事业。“当时只道是寻常”,希望还在园子里的小伙伴们,珍惜在北大的日子,勿使青春有悔,务使人生有成。

 

供稿:冉宏林

整理:时坚 柴亦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