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王缉思主讲才斋讲堂:国际政治研究与中国对外战略求索

“我不是搞政治的,我是研究别人怎么搞政治的”。3月10日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在北大做了主题为“国际政治研究与中国对外战略求索”的演讲,此次讲座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才斋讲堂”第十二讲。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王缉思教授讲解了国际政治学的创立与发展、国际政治研究在中国、从政治学角度看中国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对外战略求索这四个问题。王缉思教授在讲座中一直强调,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的历史刚刚开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作为学者、学生和关心国家大事的公民,需要对国际问题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他还表示,国际问题研究以政治学为基础,但越来越需要丰富的多学科、跨学科知识和训练。

 

 

王缉思教授介绍,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使国际政治学应运而生。冷战初期的西方国际政治学,以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为代表作,以权力和利益为核心概念。而之后随着核大战危险下降和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研究同世界经济研究紧密结合,出现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研究”等跨学科分支。

对着全球化、非政府组织非传统安全等热点问题,王缉思教授认为,国际政治不再仅仅是国家间的政治,研究者必须把触角开始伸进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学科。近20年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受美国理论影响较深,甚至他自己的学生毕业论文也会引用很多美国理论的情况,对此,他说道:“我主张多做调查研究,理论是需要的,但是不要被这些美国的理论套住了。”

“美国的理论发展水平较高,但是,我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善我们的文明。”在王缉思教授看来,“真正关系到人民切实生活水平的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了解我们自己,不然无法明白别人关注我们什么,更无法为政府出谋划策。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仅仅从中国的经验和观念出发去审视世界,你要知道别人怎么想问题,和美国人说话与和日本人说话,用的方式应该不一样。”

 

 

在讲座的最后,王缉思院长强调,做国际政治研究,一是要了解国际问题,二是要明白自身需要,三是学会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状况,灵活运用理论。在热烈的掌声中,王缉思院长结束了此次讲座。讲座结束后,他耐心地回答了两名同学关于中美关系和文明的冲突等问题的提问。

编辑:知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