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王邦维主讲才斋讲堂:“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

4月14日晚,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做客才斋讲堂,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有关“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的话题——“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研究生院院长陈十一教授主持了讲座。

 

 

我国古代的先民,曾经一度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央之国”。但古代的神话中讲,“日中无影”的地方才是“天下之中”,于是就逐渐有了古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究。王邦维教授首先带领大家简单回顾了《周礼》、《山海经》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三部古代著作及其释注中关于“日中无影”和“天下之中”的相关记载和论述。

根据《周礼》记载,古人“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地中”即所谓的“天下之中”。前人依据“土圭”这样一种工具测量日影,并开始了探求地中之所在的尝试。在此之后,逐渐产生了关于地中所在的各种不同意见。《山海经》中提到,“都广之野”就是“天下之中”。在介绍《南海寄归内法传》时,王邦维重点谈到了有关“洛州无影”的问题。该书著者义净和尚讲到,在夏至之时,与南海、印度和中国的其他地区有日影长短变化不同,唯独中国的洛州日中无影,因此称为“洛州无影”。这个问题引发了包括王邦维在内的很多研究者的疑惑和兴趣。

紧接着,王邦维告诉大家,在一次去河南登封古观星台研究“周公测景台”的过程中,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首先,古代登封在洛阳境内,在地理位置上符合。其次,这个测影台被当地人称为“无影台”,因为在夏至的正午,台上的石表就会显示出“无影”的现象。因此他认为这可能就是义净和尚所说的“洛州无影”。王邦维还通过图片为同学们讲解了“无影台”构造出“无影”现象的特殊结构,说明这是古人的一种巧妙的发明,而不是真的“无影”。“我通过这件事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像陆游的诗中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些事情需要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答案。”王邦维微笑着告诉同学们。

在古代,不仅是中国,印度、巴勒斯坦等许多地区也都竭力说明“日中无影”的地方在本国境内,以此争夺“天下之中”的名号。王邦维介绍,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与政治层面的竞争,通过这种争夺来获得文化优越感与话语权。一个国家一旦成为“天下之中”,自然而然就具有了一种优越感,因此很多国家都有相关“日中无影”的记载。

王邦维教授旁征博引,给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在讲座中提到了很多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引人思考。如:为什么“日中无影”就意味着“天下之中”?我国先民居住在北回归线以北,按说没有见过“日中无影”这种情况,但是为什么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等等。王邦维教授谦虚地说:“我的结论其实都是一些推测,只是希望能给大家贡献一点我多年以来的思考。”

编辑:知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