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李彦主讲才斋讲堂第225讲:碳纳米管的可控合成——兼谈科研选题与实施

  材料是碳基电子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碳纳米管的结构可控生长已经成为制约碳基电子学发展的瓶颈问题。2022年3月31日晚,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彦教授受邀主讲才斋讲堂,以在碳纳米管可控合成领域的研究为实例,从研究者、导师、期刊编辑的身份和角度,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选题、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成果发表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并对研究生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提出宝贵建议。

  

  李彦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25讲


  李彦教授以未名BBS近日的两个热贴为切入点,告诉同学们要用最基础的理论去解惑最前沿的科学和思想,引导同学们一起做伟大的创新。接着,李教授从研究对象碳纳米管说起,重点介绍元素周期表当中第二周期第四主族的一个神奇元素——碳元素。有人说:“如果说二十世纪是硅的世纪,那么二十一世纪就有可能是碳的世纪。”没有碳就谈不上有机生命体。从材料的角度来说,碳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高分子材料的必需元素。碳本身的单质形态也极为丰富多彩,这些丰富的单质都是非常好的材料。
  纳米管是由一个sp²杂化的碳形成的六元环,这些六元环再连接起来,形成了性能特别优异的管状结构,是一个具有最好的热导率和载流能力的超轻、超强、超稳定的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健康、能源等各个方面都有应用前景。李教授指出,作为一个半导体材料,碳是一个直接带隙半导体,它对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都极高,比硅高差不多两个数量级,而且其迁移率是均衡的,这使我们对碳纳米管在信息产业当中的运用有了很多期待,它将是一类主导未来高科技竞争的战略性材料。李教授进一步回顾了碳纳米管研究的发展历史,从1991年日本科学家饭岛澄男在电镜底下观测到一个管状的碳纳米管开始,碳纳米管就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野。1998年第一个基于碳纳米管的晶体管成功做出后,碳纳米管被列入到了国际半导体路线图委员会的线路图中。

讲座现场

  结合在碳纳米管的可控合成领域的研究,李彦教授还重点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何撰写和发表论文,她从发表论文的重要性、撰写论文方法、论文的投稿三方面进行细致的讲解。尤其提到与编辑沟通中的误区,指出需要正面面对审稿意见或尽力解决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和接受相关建议等,同时告诫大家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所有的批评。 

  李彦教授对碳纳米管的讲授让同学们深受启发,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王子安

摄影:潘奕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