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杜晓勤主讲才斋讲堂第231讲:中国古典诗歌体格律研究法举隅

  2022年9月15日晚,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教授受邀主讲新学期首讲才斋讲堂。杜晓勤教授长期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他结合诗歌作品分析,介绍了中国古代诗歌体格律体系及其形成发展过程,讲授从体格律角度阅读、欣赏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方法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相关治学传统,向不同学科的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欣赏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范式。

  

  杜晓勤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31讲


  杜晓勤教授首先强调“作诗须择体,读诗应辨体”。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分析中,“体制为先”一直都是诗人和学者“作诗辨体”“阅文观体”的重要标准,无论是严羽的《沧浪诗话》还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都关注从诗歌的体制(位体)和音节(声韵)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杜教授认为体制代表诗歌约定俗成的语言风格,而声韵调的安排使得诗歌更加贴合诗歌表达的感情,再加上诗歌的格力、气象、兴趣,最终形成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接下来,杜教授界定了古典诗歌中“体”“格”“律”的基本内涵。体即体制,主要指具有固定形式的诗歌类别,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大致由短而长、由整齐而分散,并可以按体制、按时期、按作者分为不同的体例;格即格调,主要是指作品立意之高下及其艺术特征;律即诗歌调谐声音之规则、格式,先秦至隋唐中国古代诗歌韵律形态之发展可以分为乐律、音律、诗律,杜教授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乐律到音律的转变是由于东汉末年乐府倒闭、乐官逃离、乐谱散失,魏晋宋齐文人以汉字声调的高低、轻重、清浊、缓急追求作品本身的音韵美;而音律到诗律的转变则是由于佛学家周顒在佛经的转译过程中发现汉语的平上去入四调,由其好友沈约推广,形成了声韵交错、周期回应的诗律。 

 

讲座现场

  在简要回顾古代诗歌体式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杜晓勤教授结合个人学术研究历程,重点讲解了先秦至唐代诗律的演变规律。先秦两汉与其结合的音乐母体相关,诗乐同源,诗乐舞三位一体,诗颂的变化就与舞蹈的形式有关。南朝齐永明年后,中国古典诗歌讲求声律,可以分为句律、联律、联间律、韵式、对仗,以四声、平仄等特征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诗律要求。沈约提出诗律不符有“八病”,例如蜂腰要“二五避同声”。到初盛唐时,诗歌发展由消极的病犯说,转变为积极的诗律说,推导出了一些常见的体格诗律作为模板,形成了调声三术:换头术、相承术、护腰术,如“二五避同声”也逐渐演变为“二四异平仄”的要求。由沈佺期发扬光大形成的诗律说,演进到唐朝时期,形成了体式大备,名家各有擅场的诗歌风华。

  讲座最后,杜晓勤教授总结道,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不能囫囵吞枣,不能认为某一种分析方法就可以适用所有情境,而要搞清楚某一首诗歌所处的时代、所学习的体格、所具有的变化、与前人作品间的关系,只有知道了艺术的源流、正辩,我们才更懂得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也更能专业地对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潘奕飞

摄影:雷东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