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文东茅主讲才斋讲堂第246讲: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理性” 模式及其超越

  基于事实和数据分析的“科学—理性”模式是当前学术界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代表;而在真实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于前者的“民主—政治”模式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两种模式各有哪些优势和局限?2023年4月6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文东茅教授做客才斋讲堂,结合一系列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向师生分享如何为尚未出现的未来社会制定理想导向的公共政策。其基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提出公共政策制定的“人本—忠恕”模式,尝试有效回答这一问题,并实现对前两种模式的超越。

  

  文东茅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46讲


  首先是“科学—理性”模式,文东茅教授结合三个案例对“科学—理性”模式进行分析,此模式反映了政策选择是一个基于理性计算选择的科学问题。其案例呈现了与高等教育领域相关的数据,如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各年的高校数量及规模、央属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等。通过这些案例,文东茅教授表示理性模式的基本政策依据是客观事实,模式的优势在于可提升认知“客观事实”的能力。缺陷在于研究本身存在“有限理性”,其能在学术上完成相关研究,但运用至案例的研究寥寥可数,这是一种受限的模式。

  接着,文东茅教授介绍了第二种模式“民主—政治”模式。该模式主要利用理念取得政治支持,是一个说服的过程。“民主—政治”模式的基本政策依据是主观事实,并不存在科学、客观和绝对中立的学术话语。文东茅教授结合了另外三个案例对该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当中包含教授自身的经验,如“理智能给人信心,责任和爱心将给人勇气和力量”。可以看到这些政策包含了情感与利益在内,并非单纯的理性数据。在总结该模式的时候,文东茅教授表示虽然改变政策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不成功。 

  最后,文东茅教授介绍了自身所提炼“人本—忠恕”模式。该模式来源于孔子的忠恕之道,围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与政策对话。孟子曾说“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其中提到了要知民情、知民意、得民心,所谓民心所向即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忠恕模式可用“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选贤任能、修己安人”概括。即制定好的政策,首先要修己安人。这样的公共政策可以总结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提醒我们公共政策不能只是数字计算,更不能是权术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