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军主讲才斋讲堂第263讲:李约瑟与《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2024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Director of Research)梅建军做客才斋讲堂,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李约瑟的学术贡献和思想遗产的精彩讲座,深入探讨了广受关注的“李约瑟之问”。
李约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杰出学者,以其对中国科学与文明的深入研究而闻名。梅建军教授首先对李约瑟的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李约瑟1924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因其在化学胚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于194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士(FRS)。他早年的研究兴趣极其广泛,除了研究生物化学,对哲学、科学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有浓厚的兴趣。
梅建军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63讲
李约瑟与中国科学史的缘分肇始于他和鲁桂珍在1937年的相遇。鲁桂珍曾在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加入李约瑟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项目,二人共同撰写了书中九个部分的内容。通过与鲁桂珍的交流,李约瑟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的了解依然极为有限,从而激发了他对中国文化和科学的研究热情。1943年,李约瑟抵达中国,访问了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并记录下中国传统科技、战时科学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他的访问和研究,不仅促进了中英科学合作,也为后世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接着,梅建军教授向听众介绍了李约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这部作品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领域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强调非西方文化对世界、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有力挑战了欧洲文明中心论,改变了世界对于中国的固有看法。
讲座现场
然而,李约瑟的研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有观点认为他的政治立场和哲学观念带有浓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现象。对于此类质疑,梅建军教授作出回应:李约瑟按照现代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和相关概念,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尽管会存在一些扭曲和失真的现象,但绝非某些人所批评的西方中心主义;应该看到,这一梳理思路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和个性化思考。也有学者批评李约瑟“科技不分,以技代科”,梅教授认为这种批评有失公允,因为从档案资料可以清晰地看到李约瑟对技术、前科学、近代科学等概念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区分。
“李约瑟之问”是李约瑟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即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出来。梅建军教授向听众们展示了李约瑟之问的完整逻辑,并指出,李约瑟认为关键在于不同文明中的差异化的社会、思想和经济结构因素,重大科学突破仅发生在欧洲是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的特殊状况密切相关的,不能用白种人智力超群、中国人智力不足或中国社会的思想和哲学传统具有缺陷等简单粗暴的主观感知来解释。尽管“李约瑟之问”受到了一些质疑,但梅建军教授认为这一问题绝非伪问题。围绕“李约瑟之问”所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东西方文明各具特色的发展轨迹,以及这种差异同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土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约瑟的一个基本信念是,世界各地的科学和文明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对西欧近代科学的发生施加影响、做出贡献,呈现出“百川归海”的图景。李约瑟认为,中国文明在诸多特征上不同于西方,其哲学思维和科学思想自有特质,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或有重要的价值。他坚信人类文明的未来必然要基于一个共同的“普世科学”,人类各个区域的文明必将融为一体。梅建军教授的讲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李约瑟及其学术遗产的窗口,更引导着我们进一步思考“李约瑟之问”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李约瑟的学术研究和思想为当代社会科技文明发展提供了镜鉴,指引着一众科研工作者深耕不辍、步履向前。讲座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林凤怡
摄影:姚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