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万有主讲才斋讲堂第267讲:疼痛、疼痛医学及其发展

  2024年11月7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万有教授做客才斋讲堂,为听众带来了一场题为“疼痛、疼痛医学及其发展”的精彩讲座。万有教授首先以“什么是疼痛?”的问题激发大家思考。2020年,国际疼痛学会重新修订了“疼痛”的定义,将其描述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况体验”。这一修订突出了疼痛不仅是生理现象,更是一种包含情绪和社会维度的复杂体验。

  

  

  万有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67讲


  疼痛的类型多种多样,急性疼痛往往具有保护和警示作用,而慢性疼痛则被医学界视为一种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慢性疼痛可分为癌症、炎症、神经病理痛等多种类型,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万有教授强调,慢性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特征”,发病率高,已成为一种流行病,类似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公共健康问题。全球范围内,慢性疼痛的患病率高达11%至40%,而在我国,这一比例甚至达到30%至40%,意味着有超过3亿的中国人受到慢性疼痛的困扰。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每年还在以数千万的速度增加。

  慢性疼痛患者不仅要忍受生理上的疼痛,也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万有教授指出,疼痛性疾病在临床中所产生的药物负担,占医疗费用的很大比例。然而针对疼痛性疾病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世界卫生大会将慢性疼痛纳入疾病分类,与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并列。疼痛性疾病的研究属于神经科学领域,对于理解疼痛的机制和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万有教授详细介绍了慢性疼痛的复杂发病机制,涉及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层面神经网络。在外周机制中,组织损伤会释放致痛物质,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异位放电,导致持续的疼痛信号传递。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反复的高频刺激会引发脊髓背角的长时程增强效应,使疼痛信号进一步的放大。大脑中的“痛矩阵”包括体感皮层、岛叶、前扣带回等多个区域,这些结构共同参与了慢性疼痛的情绪和感知处理,进而影响患者的整体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此外,研究还发现,当组织损伤后会释放因子,如癌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因子会刺激神经并引发疼痛。万有教授以辣椒为例。他提到,辣椒虽然主要用于调味,但其中的辣椒素受体却能感知温度,在慢性疼痛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甚至能够促进神经组织受损后再生。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疼痛的方法包括电刺激和特定神经通路的切除等。  

 

讲座现场

  接着,万有教授谈到疼痛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疼痛生物学和疼痛临床学,其目标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持续化机制,进而开发有效的诊疗手段。我国的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已设立疼痛医学科,通过药物、物理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

  最后,万有教授强调,疼痛不仅是一种症状,更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疾病。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技术创新的日益增强,疼痛医学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手段,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增进人类福祉。讲座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陈紫琛

  摄影:姚以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