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燕主讲才斋讲堂第268讲:老龄化社会的未来——社保、退休与养老再思考
2024年11月14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雷晓燕教授做客才斋讲堂,为听众带来了一场题为“老龄化社会的未来:社保、退休与养老再思考”的精彩讲座。雷晓燕教授首先指出一个事实:当前,中国0-54岁人口占比的份额正在迅速萎缩,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则显著增加。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接近2亿,约为印度的两倍,预计到2050年将接近4亿。同时,中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生育率显著下降,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雷教授强调,健康老龄化是破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
雷晓燕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68讲
健康老龄化旨在促进老年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增强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老年人口群体的整体健康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健康老龄化领域的系列工作,不仅能帮助老年人延长自身工作年限,减少其对于医疗服务和照料的需求量以及支付这些商品和服务的开支,还能在当前中国人口红利优势渐趋不显的形势下撬动新的“长寿红利”增长点。雷晓燕教授指出,我国老年人口健康情况明显不容乐观。老年人口身患慢性病群体占比较高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这也为公共财政和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在内的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绝非易事。
雷晓燕教授指出,人口老龄化无疑会为国家公共财政开支带来巨大压力。放眼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往往也是负债率最高的国家。为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水平等的新变化,我国决定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做出了15年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的决策部署。针对退休在劳动供给和消费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过往研究显示中国老年人口工作潜能并未被充分挖掘,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口的劳动能力。退休以后,老龄人口的家庭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并且主要体现在食品开支和康养支出上。男性老龄人口在社交方面的支出减少,相比之下,女性老龄人口的社交消费水平变化不大。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雷晓燕教授表示,男性和女性退休以后,都可能存在“退而不休”的现象,在女性老龄人口中,这一情况则更为突出。
雷晓燕教授同时也指出,延迟退休或将导致一个新的问题:岗位需求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空余的岗位减少,年轻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必须付出更大努力。但整体来看,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提高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雷晓燕教授建议将延迟退休政策与生育政策相结合,呼吁大家关注就业市场与养老金制度,关注养老的“三大支柱”。她强调,各地养老金负担差异大,可能会导致部分地方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同时,伴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市场新业态的出现,社保缴纳等问题也更加复杂。
讲座现场
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构成重大挑战——养老金缴纳者减少,但领取者却在增加。在此前提下,雷晓燕教授引导大家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路径:现收现付制因人口惯性迎来财政支出的巨大压力,选用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降低与人口结构的关联,从而减轻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因此,在2022年,我国启动了针对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性改革。
讲座的最后,雷晓燕教授强调,传统的养老方式必须变革,必须关注我国老龄人口养老需求“由低层次往高层次发展,由单一需求往多样化需求转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们期待居家养老与社会化照料服务高度结合的新模式,以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养有所乐。以健康老龄化为抓手,在税收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推进更多变革,做出更大成绩。讲座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陈紫琛
摄影:姚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