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尔丹主讲才斋讲堂第270讲:有组织科研助力医学科学发展
2024年1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董尔丹老师做客才斋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有组织科研助力医学科学发展”的精彩讲座。董尔丹教授从健康中国战略出发,讲解健康促进体系的发展历程,并结合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讲述科技创新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正在面临哪些健康挑战呢?董尔丹教授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为例进行讲解,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非传染性疾病和全球流感大流行等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同时,全球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体现为老龄人口比例成倍数增长、女性生育子女数量持续减少、劳动人口比例降低等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愈发沉重。新时代赋予大健康新的内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面向亚健康、高危、疾病等不同阶段,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体化服务。
董尔丹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70讲
随后,董尔丹教授聚焦“科技创新”的话题,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了科学的内涵,以及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从科技哲学的视角,对“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与“从1到N”的累积渐进做辨析。他还以生动的科学发现的故事,向大家讲述了偶然性科学发现的各种类型,并强调偶然的科学发现虽然难以预测,但需要以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董尔丹教授进一步引入医学科学研究的特征,包括“高成本、高风险、长周期”“公共部门高投入”“伦理监管”等方面,并且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的突破性研究更难被定义和识别。接下来,董教授分享了对全球科技发展战略趋势的研判,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经费投入占比快速增长,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在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医工交叉”有可能成为医学创新能力跃升的突破点。
关于“有组织科研”,董尔丹教授首先为同学们讲授了相关概念。科学研究以“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和“自下而上”的自由探索的有机结合为引领。接下来,董教授从科研资助、科研论文、临床试验、专利技术等方面的具体研究案例展开,探讨健康需求驱动的医学科学研究结构的优化。在此基础上,董教授进一步从“科学问题的分类方式”“‘有组织科研’背景下重大科学问题的生成机制”“组织大型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共享”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帮助同学们了解有组织科研的管理过程和机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共同提出的“3D创新模型”,董教授讲解了从发现公共卫生问题(Discovery)、到研发解决方案(Development)、再到应用健康服务(Delivery)的过程中,医学科技管理需要卫生、科学、技术、产业和政策等多方协同。此外,董教授重点强调了“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意义,作为同学们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底线,科技伦理是一切科技活动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讲座现场
董尔丹教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来理解有组织科研在医学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球科技蓬勃发展和我国高度重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大背景下,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以健康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科技管理为支撑,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刘涵予
摄影:林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