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English

韩芳主讲才斋讲堂第277讲:睡眠、睡眠疾病与睡眠医学

  2025年11月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北大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韩芳教授做客“才斋讲堂”,带来题为“睡眠、睡眠疾病与睡眠医学”的学术讲座。讲座围绕睡眠的生理机制、常见睡眠障碍以及睡眠医学的发展演进展开,系统梳理睡眠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与最近进展。

  讲座伊始,韩芳教授解释了睡眠的重要性与作用。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个体的身体健康与精神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机体恢复能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并提升白天的注意力与学习效率。相反,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深度睡眠期间,人体会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这种激素在促进组织修复、细胞再生和身体发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若缺失深度睡眠,生长激素的分泌将受到抑制,导致机体修复延缓、免疫力下降。

  

  

  韩芳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77讲


  韩芳教授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为例,阐述人类早期关于梦的理论架构。他提到人的梦境往往带有不同的情绪色彩,有的梦充满愉悦与希望,有的则让人焦虑、恐惧。梦境的视觉形式并非单一,有的是色彩鲜明的,有的则以灰白为主。这些现象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梦的主观体验理解,也为睡眠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观察维度。

  韩芳教授介绍了睡眠疾病的类型与睡眠医学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III),目前已知的睡眠疾病多达90种,全球患病率约为9%-15%,这些疾病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睡不着”,主要包括失眠症与不宁腿综合症;二是“睡不醒”,如发作性嗜睡症;三是“睡不好”,涵盖睡眠呼吸暂停、异态睡眠等。

  随后,韩芳教授回顾了睡眠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睡眠实验室主要用于诊治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随着研究深入,逐步发展出能够诊疗多种睡眠障碍的睡眠中心,并最终形成集临床、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睡眠医学学科体系。2007年,美国正式将睡眠医学确立为独立的医学专科,由美国医学专科委员会负责改领域的资格考试与专业认证。这一制度化进程推动全球睡眠医学的标准化发展,也为临床实践和学科教育奠定了基础

 

讲座现场

  

  在谈及睡眠医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时,韩芳教授以北京大学为例,介绍北大睡眠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该中心整合医学、心理、工学、大数据等多领域资源,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目前,北京大学已启动系统的睡眠医学教育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具备临床与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韩芳教授指出这一新兴学科源于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与诊疗。早期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不仅影响质量,也与多种系统性疾病相关,是心血管疾病、肥胖及代谢紊乱的重要诱因。为帮助同学更好理解这一疾病的由来,韩芳教授介绍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匹克威克外传》中描绘的嗜睡肥胖少年形象,这正是现代医学识别睡眠呼吸障碍的原型病例。他讲解道,睡眠问题不仅影响本人,也会影响家人。比如,严重打呼噜声可能让家人在夜里被惊醒,从而造成家庭成员的连锁性睡眠不足。这一生动例子引发现场师生的笑声与共鸣,也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睡眠健康的重要性。

  讲座尾声,韩芳教授以丰富的临床案例,生动讲解多种睡眠障碍类型及其危害。讲座涉及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以及昼夜节律紊乱等障碍。韩芳教授介绍,发作性睡病会出现白天嗜睡、猝倒和睡眠瘫痪;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在夜间会产生强烈的腿部不适与运动冲动;而昼夜节律紊乱则表现为“夜猫型”和“早鸟型”作息差异,对学习与工作效率均有影响。正常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案例生动,现场同学就日常睡眠情况等问题进行交流。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陈紫琛

  摄影:王潇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