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工程讲堂|第49讲:倪晋仁院士主讲“环境风险的客观认识与管控”
2025年9月5日晚,“前沿工程讲堂”第49讲在图书馆科学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倪晋仁教授讲授“环境风险的客观认识与管控”专题课程。

倪晋仁教授主讲“前沿工程讲堂
课程伊始,倪晋仁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风险与环境风险的基本概念。他指出,风险的本质在于可能性、不确定事件与潜在后果的统一,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测性及双重性等特征。目前,关于环境风险的认知尚存在从群体数据主观推断个体或更大群体结论的逻辑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人们对环境风险的客观认识和管控。
随后,倪晋仁教授系统梳理了环境风险的分类与管理路径,详细阐述了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及动态监控的完整流程,并结合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等案例,深入剖析了环境风险的复杂性。他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正在为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课程现场
接下来,倪晋仁教授重点以地下水碘分布与健康风险的关系为例,说明仅凭饮用水碘环境浓度、摄入量、代谢指标甚至局部流调数据进行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均可能造成某种程度的偏差,亟需通过全链条分析逐级削减泛生态谬误,实现更科学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他强调,如果忽视系统复杂性、环境多样性、层级差异性以及样本代表性,便容易导致系统性误判和相应的错误决策。
最后,倪晋仁教授指出,风险研究的疆域正不断拓展,其核心是利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更精准、高效、透明地理解和应对日益复杂的不确定性,最终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通过科学识别、合理评估和有效管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增强社会的韧性与应对能力。

互动交流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风险管理的实践案例、环境监测的新兴技术以及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问题,倪晋仁教授一一解答,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思考。课堂氛围融洽而热烈,同学们对环境风险的科学认识与管控路径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