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工程讲堂|第41讲:李明华总师主讲“航天系统工程实践与系统思维”
2024年11月30日晚,“前沿工程课堂”第41讲在第二教学楼301教室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重大项目负责人、一院原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李明华总师讲授“航天系统工程实践与系统思维”专题课程,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宁教授主持。
李明华总师主讲“前沿工程讲堂”
课程伊始,李明华总师首先对系统思维与系统工程的概念进行了详细介绍。系统由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思想萌芽以后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系统思维超越了特定的知识,承载着人们对统筹规划与要素安排的哲思。
随后,李明华总师指出,航天系统作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大科研系统工程,比一般系统更为复杂,层次更多,风险更大,因此更需审慎对待,协同完成任务。他以专业人士和亲历者的身份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1956年-20世纪70年代末的探索起步阶段;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以后的整体提升期;“十三五”以来的创新跨越期。发展过程中,系统思维的应用不断深化并推动中国航天事业持续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课程现场
接着,结合我国航天工程大量实际案例,李明华总师讲解了航天复杂系统工程的内涵和特点。航天系统工程具有高风险、高动态、强耦合、强约束的基本特点,基于上述特点,航天复杂系统工程管理发展出了“4M”方法:把握事物规律、把握科学规律、把握技术规律、把握工程规律。他指出,这是从航天系统工程实践中形成的层层递进的重要方法:把握事物规律,应当厘清现象本质,把复杂问题确定化;把握科学规律,应当抓主要矛盾,认清问题机理;把握技术规律,应当抓矛盾主要方面,确定主要技术途径;把握工程规律,应当制定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整体验证。
课程最后,李明华总师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七大思维”与航天发展史、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紧密结合,通过丰富生动的影像资料及案例,深刻阐述了战略思维、过程思维、逆向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非线性思维、非连续性思维和混沌思维在航天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十三五”以来,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中国航天事业必须不断继续探索由系统工程到体系工程的跃升,实现航天系统工程的再次跨越发展。
互动交流
精彩的授课与生动的实践案例引人深思,也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课程结束后的互动环节,李明华总师围绕同学们关注的问题,如火箭回收结构的设计理念和航天系统工程的前瞻布局等,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和分享。